中國西周早期青銅器。通高28.5釐米,口長18.1釐米,口寬15.5釐米。現藏於美國納爾遜美術館。內壁有“成王巴”3字銘文,為西周皇室祭祀成王的禮器。

  此鼎基本造型為商末周初流行的方鼎樣式。鼎腹長方形、立耳、柱足,但腹較淺,足較高,造成一種修長的印象。兩鼎耳各飾相對的伏龍,形態生動。鼎腹口沿下每面飾一對長尾的鳥紋,其下正中飾一長列直紋,直紋外的U字形外框飾尖長的乳丁紋。在鼎腹四角和正中、柱足上均裝飾有突起很高的觚棱,柱足足上飾有浮雕的獸面,獸面有長耳歧出。由鼎耳的伏龍、腹足部的觚棱所形成的復雜多變的輪廓線,有力地加強瞭器物造型莊嚴而又華麗的效果。伏龍鼎耳亦見於天津市藝術博物館所藏的西周太保方鼎,為當時有意加強器物隆重效果而采用的裝飾手法。

成王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