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古國──大理國 (937~1235)佛教雕刻。即地藏寺經幢。位於雲南省昆明市拓東街。

  古幢刻有漢文《大理國佛弟子議事佈燮袁豆光敬造佛頂尊勝寶幢記》,記載建造者是議事佈燮(宰相)袁豆光,建造的目的是為瞭宣揚已故的大理國第8代世襲鄯闡(昆明)侯高明生的功德,以及袁豆光輔佐幼主的勳績。

  幢高8.3米,通身以細質砂石分段雕刻,八棱形二級盤座上,立鼓形幢基,雕8條蟠龍,每2條為11組,鬃須飛揚,龍首相向,上有寶珠1顆。基上立幢身7層。第1層,雕四大天王,高約1.5米,身披甲胄,手持兵器,腳踏貼地掙紮的地鬼,神態威武而嚴肅;天王身後幢體八面,遍刻梵文《陀羅尼經》。第2層,四面各雕佛像端坐於須彌座上,兩旁分立脅侍;佛像前面圓雕4力士於四角,裸體赤足,身繞飄帶,筋肌鼓脹,睜目憤吼,手托上層界簷,表現出強烈的力量感。第3層,四角雕菩薩坐像各1軀,屈膝盤足,手捧寶盒,體態豐腴,表情溫和,與第2層的力士適成鮮明對比。第4層,四角亦雕菩薩,坐於雲端,背後有寶焰佛光,空中有飛天,身後龕內亦有佛像及脅侍等。第5層,正中置一寶珠,四面守護著鐵嘴利爪之兇猛靈鷲。第6層,雕廡殿4座,內各有坐佛。第7層,柱形,雕小佛像和菩薩像,上以蓮花瓣座托寶珠結頂。

  石幢原為刻佛名或經咒的石柱子。大理國古幢隻在大體上保留著石幢的輪廓,石柱部分通體分層雕刻佛、菩薩、天王、力士等290餘軀,佈滿全幢,大者1.5米,小者僅幾厘米。為瞭表現降魔護法的主題,將天王力士雕得很大,加以突出;佛菩薩則置於幢體上層,愈上愈小,並與莊嚴的殿堂、滾動的雲層相襯托,以顯示佛的至高無上。同時,古幢的每層界石上或刻文字,或雕小佛,或鏤蓮花,一眼望去,遍體雕刻,琳瑯滿目,被認為滇中藝術之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