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喇嘛教首領達賴喇嘛的駐地。也是清朝西藏政、教機關的所在。位於西藏拉薩郊區河谷地帶,主體始建於清順治二年(1645)五世達賴時期,歷時50餘年形成現有的規模。佈達拉宮包括山前的宮城區、山頂的宮室區及後山湖區3部分。宮城區有東、南、西3座城門和2座角樓,城內是為佈達拉宮服務的管理機關、印經院、僧俗官員住宅、監獄、馬廄等。登上寬大的石蹬道可到達山頂宮室區。這一區是以並聯的白宮和紅宮為主體的大建築群。白宮是專為達賴政教生活服務的宮室;紅宮是一組存放已故達賴靈塔塔的佛殿和其他一些殿堂的宗教性建築群;白宮和紅宮的南面,是供僧人進行宗教活動的朗傑紮倉(經堂)。後山湖區有兩片湖水,西湖島上有1座4層樓閣,按藏語意譯為龍王宮。全部建築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白宮和紅宮都是包山頭而建。白宮外觀7層,下層在山坡上,面積不多,至第3層高出山頭,在此建大殿堂。大殿堂上面是內天井,四周為多層建築,頂層為達賴宮室。紅宮外觀13層,最下面的5層稍凸出,光潔的大墻面上開小窗,名為賽佛臺。臺後建築的下面4層建在山坡上,第5層接近山頭,建大殿堂,自第6層以上,中央為內天井,四周為多層佛殿。紅宮西鄰是十三世達賴靈塔殿。在所有的靈塔殿及法王洞、觀音堂的屋頂上都用金頂。佈達拉宮正面總長約360米,山下建築低矮,隻有山頂建築體量龐大。所有建築外墻均刷白色,僅中央紅宮刷紅色。各平頂建築的簷口均有棕色橫帶。紅宮上面金頂耀目,色彩對比極強。主體建築外墻收分很大,而且都包山頭而建,連同山基高達110餘米,猶如破山而出,直插藍天,極富藝術感染力(見彩圖)。

佈達拉宮 西藏拉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