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術語。元人喬吉說:“作樂府亦有法,曰:鳳頭、豬肚、豹尾六字是也。”他解釋這6個字的含義是:“大概起要美麗,中要浩蕩,結要響亮。尤貴在首尾貫穿,意思清新”(《南村輟耕錄》卷8)。明李開先在論及“曲尾”時也曾說過:“世稱‘詩頭曲尾’,又稱‘豹尾’,必須急併響亮,含有餘不盡之意”(《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3冊《詞謔》)。上述議論均指散曲結構。後來,人們引伸其義,用來論述戲曲結構。戲曲劇本的開頭,要用鮮明有力的戲劇行動向觀眾提出總的戲劇懸念,以吸引觀眾的註意意力,因而要求筆墨精練,條理清晰,遂以“鳳頭”相喻。戲的中間,務使戲劇沖突充分展開,並應著意刻畫人物性格,而使作品的主題思想得到深刻生動的體現,要求它象“豬肚”一樣的充實豐滿。戲的結尾,應對全劇的沖突和主要人物的命運,做出貼切的交代,但著筆必須簡潔,應如豹尾勁掃,響亮有力,嘎然而止,給觀眾留下咀嚼、回味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