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花部亂彈作品。主要流傳於梆子系統各劇種,又名《葉含嫣》或《洛陽橋》。作者不詳。劇本以元末紅巾起義作為背景,描寫獵戶花雲在梵王宮廟會上,與貴族耶律壽的妹妹耶律含煙(一作葉含嫣)相遇,因射雕互生愛慕。世襲萬戶耶律壽(一作葉裏壽)欺壓百姓,謀奪書生韓梅之妻。花雲的母親與耶律含煙設計,以花雲喬妝韓妻,乘坐迎親花轎混入耶律府中,與含煙歡聚,並懲處瞭耶律壽。《梵王宮》生動地塑造瞭耶律含煙的藝術形象,帶有濃鬱的民間色彩。“射雕”一場描寫她對射雕少年的愛慕,大膽、天真真。花轎進府一場戲,極力渲染她在幸福來臨時的狂喜。蒲劇《梵王宮》“掛畫”,表演她為迎接花雲而佈置廳堂;豫劇則主要描繪她在這時怎樣梳妝打扮。兩種演出都突出她不可抑制的歡樂和興奮,以致手忙腳亂,忘形失態,憨態可掬。其他劇種的演出也各有特點,是有名的做功戲。《梵王宮》在秦腔、蒲劇、晉劇、北路梆子、豫劇、河北梆子、川劇、滇劇等劇種中均有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屢經整理改編,思想性、藝術性都有所提高,流傳的范圍也更為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