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及山西、陝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方。初名“打玩藝兒”,後來統稱二人臺。其形成過程有二說:一說清光緒年間,於內蒙古西部,在蒙漢民歌和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吸收漢族民間舞,創造出瞭一醜一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唱,取名“蒙古曲”;一說清末葉,由山西河曲民間演唱小曲的“打坐腔”與秧歌等結合發展為歌舞表演唱,之後,流傳至內蒙古西部,吸收蒙族歌曲而進一步成長起來。

  內蒙古的二人臺,以呼和浩特為界,分東西兩路。西路始始終保持著早期二人演唱的形式,遇有劇中人物超過兩個角色時,則由醜腳采取兼演的方式演出,俗稱“抹帽戲”。東路已有所發展,遇此情況則多人分飾角色同臺演出。二人臺的唱腔曲調有200多種,大都專曲專用,有的已向板式發展,如〔走西口〕等。西路有牌子曲100餘個,在演出前單獨演奏,東路有20餘個,結合劇情需要使用。牌子曲中有蒙古民歌〔巴音杭蓋〕、〔森吉德瑪〕等,是蒙漢民間藝術交融的結果。樂隊由笛子、四胡、揚琴和四塊瓦組成,東路還增加瞭鑼、鼓、镲等打擊樂器。經常演出的節目近100個,多數是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歌舞小戲。

《走西口》劇照(劉全飾太春,宋振蓮飾孫玉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臺得到蓬勃發展,內蒙古自治區以及河北、山西等省建立瞭專業演出團體,業餘演出活動也很活躍。名老藝人有計子玉、樊六、劉銀威、高金拴、班玉蓮、亢文彬、劉全等。經過整理改編的主要劇目有《走西口》、《打金錢》、《探病》、《拉毛驢》等。新編寫的有《鬧元宵》、《二次探病》以及現代戲《二板頭進城》、《青山前哨》、《光棍娶妻》等。《走西口》、《賣碗》已攝制成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