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兒童文學月刊。以少年為讀者對象,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主辦,1953年7月創刊。宋慶齡親筆題寫刊名並為創刊號撰寫瞭發刊詞,發刊詞說:“我希望《少年文藝》成為這樣一個園地:這裏將盛開著和平的花朵,健康的、樂觀的少年們在這裏遊玩,他們從這裏增加瞭克服困難的勇氣,並且準備著為瞭保衛和平、建設美好的未來貢獻所有的力量。”

  《少年文藝》主要發表短篇兒童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童話、散文、報告文學等樣式,並辟有《金色的草地》(後後改名為《新芽》)欄,專門發表少年習作,同時附有講評。刊物發表的作品力求與少年思想緊密結合,在藝術風格上力求親切、生動、活潑、多樣,寓思想教育於藝術趣味之中。

  《少年文藝》編輯部重視做作者的工作。多年來,不僅團結瞭一批老作傢,還發現和積極聯系瞭一批很有才華的文學新人,其中不少人後來成為知名作傢。胡景芳、崔道怡、鄢國培、金振林、湯吉夫、張抗抗、鄭淵潔、餘通化、趙敏等活躍在當今文壇上的中青年作傢,他們的處女作都是在《少年文藝》上發表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即1966年7月,《少年文藝》被迫停刊。11年之後,即1977年7月,又重新復刊。復刊後的《少年文藝》,更加強調瞭刊物的特點,接連發表瞭《我的第一個老師》、《誰是未來的中隊長》、《勇氣》、《少奇爺爺,原諒我吧》等深受少年讀者喜愛的優秀作品。從1978年起,編輯部在廣泛征求讀者意見的基礎上,每年都評選出一批“好作品”。至1982年,共有74篇作品獲“好作品獎”(不包括美術作品)。

  《少年文藝》是中國發行量最大的兒童文學刊物,進入80年代以來,每期印行100多萬冊。

  1983年,《少年文藝》創刊30周年之際,編輯部將創刊以來所發表的優秀作品,按文體分別匯編成《給少年們的小說》、《給少年們的散文》、《給少年們的童話》和《給少年們的詩歌》4本作品選集,由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