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電影導演、劇作傢,蘇聯人民藝術傢。1901年3月6日生於奧德薩,1981年3月21日卒於莫斯科。畢業於辛菲羅波爾大學法律系。1926年進入電影界。早期拍攝的影片有《在大城市裏》(1928,與М.А.阿維爾巴赫合作)、《人的價值》(1929)、《幸福之歌》(1934,與В.Г.列高申合作)等。30年代,他根據高爾基的原著拍攝瞭高爾基三部曲《童年》(1938)、《在人間》(1938)、《我的大學》(1940),展示瞭俄國革命前廣闊的生活畫卷,給他帶來瞭世界界聲譽,並形成將詩的因素與普通生活畫面相結合的獨特創作個性。衛國戰爭期間,他拍攝的主要影片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1942,據Н.奧斯特洛夫斯基原著改編)、《虹》(1944)、《寧死不屈》(1945),均起到瞭鼓舞士氣的作用。1947年,他創作瞭表現一位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教育事業的普通俄羅斯女性的《鄉村女教師》。顯示瞭巨大的藝術成就。1956年,他將高爾基的名著《母親》搬上銀幕。1957年,他改編拍攝瞭《福馬·高爾捷耶夫》,獲好評。60年代以後,他開始創作列寧主題的作品。主要有《母親的心》(1966)、《母親的忠誠》(1967)、《希望》等。他曾多次獲國傢獎金,並獲列寧勛章、勞動紅旗勛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