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H.霍夫曼·封·法勒斯萊本

  德國詩人。生於呂內堡附近的法勒斯萊本,曾在格廷根大學學習神學和古代哲學,在波恩大學學習日爾曼語文學。1823年任佈雷斯勞大學圖書館管理員,1830年任日爾曼語言文學教授。1840至1841年發表詩詩集《非政治的詩歌》。詩歌表現出的自由思想觸怒瞭當局,1842年被免職並驅逐出境,1848年恢復名譽。以後幾年漂泊無定,直到1860年才在威悉河畔的科爾韋貴族府找到一個圖書館管理員的職務。他原是“四八年派”的詩人,但他的政治傾向從來沒有超越過自由主義。他的政治詩批評君主制和書報檢查制度等,這些批評大多非常溫和。1848年以後在政治上日趨保守。1841年,他為德國的四分五裂感到憂慮,寫瞭《德國人之歌》。這首詩第一句是“德國,德國,高於一切”,後來成為德國國歌,並曾被利用為沙文主義的目的服務。霍夫曼的兒童詩有《鳥兒們都已來到》、《一個小人站在林中》、《林中響起佈谷、佈谷聲》、《金龜子,飛吧!》等,都是受人喜愛的詩歌。這些詩歌顯示瞭他寫作民歌風格詩歌的才能,表明他具有一種天真誠摯、快樂歡悅的肯定人生的態度。他還收集瞭一些民歌,並發現瞭一些古代作品的手稿。他編纂的《德國古代政治詩歌集》於1843年出版,《十六、十七世紀德國社會詩歌》於1844年出版,並為《列那狐》出瞭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