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高等美術院校。院址北京,成立於1950年4月1日,前身是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和華北聯合大學文藝學院美術系。建院初期,為滿足國傢對美術人材的需求,著重培養能掌握造型能力的通材,專業隻設繪畫、圖案、雕塑、陶瓷4系,學制3年。1950年,杭州藝術專科學校成為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1958年後改稱浙江美術學院)。1953年,將繪畫系的油畫、彩墨畫、版畫科擴建為系,將圖案、陶瓷科與華東分院的實用美術系組建為實用美術系(1956年後獨立城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各系學學制均為5年。同年又建立瞭繪畫研究所(後改稱民族美術研究所,即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和附屬中等美術學校。1956年設美術史系。1961年,在教學上實施瞭一些新的措施,在中國畫系(原彩墨畫系,1958年改稱今名)實行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分科教學,油畫系、版畫系實行畫室制,吳作人、董希文、羅工柳、李樺等人都曾領銜主持過畫室的教學工作。1956年聘請蘇聯畫傢馬克西莫夫來院舉辦油畫訓練班。其教學方法在當時及稍後一段時間中影響頗大。“文化大革命”期間正常的教學秩序遭到破壞,學院處於癱瘓狀態,並曾一度劃入當時成立的中央五七藝術大學,1977年恢復現名。1978年開始重新招生,1981年增設連環畫、年畫系(現改為民間美術系)和壁畫研究室(現改為壁畫系)。同年,油畫系、版畫系恢復畫室制;版畫系設立石版、銅版、木刻和絲網4個工作室。該院現設油畫、中國畫、版畫、雕塑、美術史、民間美術、壁畫7個系,為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與單位。學制本科4年(雕塑系5年)、研究生2~3年,同時還招收一定數量的進修生、專科生和外國留學生。1987年有在校學生本科生248名、專科生9名、研究生31名、留學生40名,教師18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92名。學校實行獎學金制,獎勵學生努力學習,除國傢規定的獎學金外,還有葉淺予獎學金、王森然獎學金。

  中央美術學院在教學上堅持嚴格的基礎訓練,重視深入現實生活,提倡革命的現實主義,同時又吸取借鑒外國美術教育的經驗,鼓勵和支持師生鉆研業務,允許不同藝術風格和流派的發展,註重提高學生的創造性和培養為人民服務的美術專門人材。

  該院現設有附屬中等美術學校、雕塑創作研究室,前者主要為大學本科生培養後備生及中專美術人材,後者承接國傢委托的雕塑工作,並進行雕塑研究。還設有圖書館、陳列館、畫廊、電化教學館,編輯學報《美術研究》、《世界美術》。歷任院長有徐悲鴻、江豐、吳作人、古元,現任院長靳尚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