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最高美術學府。簡稱列賓美術學院,設在俄羅斯聖彼德堡市。隸屬於蘇聯美術研究院,設有油畫、雕塑、版畫、建築、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等系科。

  列賓美術學院,建於1757年11月17日,原名三大藝術學院(繪畫、雕塑、建築)。1764年改稱俄羅斯皇傢美術學院,直到1918年。在此期間,皇傢美術學院一直是俄羅斯美術教育和創作的中心,許多著名美術大師在這裏執教,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人材,為發展民族美術,為19世紀美術事業的繁榮奠定瞭基礎。。最早一代俄羅斯油畫傢 А.П.洛先科、Ф.С.羅科托夫和後來的俄羅斯油畫大師И.Е.列賓、Β.И.蘇裡科夫、Β.М.瓦斯涅佐夫、Β.А.謝羅夫[ID=xie_shiba]等人,都曾經是這裡的學生。皇傢美術學院還是先進藝術思想和保守、反動藝術思想展開尖銳鬥爭的場所,推動瞭美術事業的發展。19世紀中期,油畫傢Ф.А.佈魯尼擔任院長,提倡古典主義和宗教題材,排斥現實主義畫傢。1863年,以油畫系學生И.Н.克拉姆斯科伊為首的14名畢業生,拒絕按照校方規定的宗教題材完成畢業創作,憤然離校,走向社會,組成彼得堡自由美術傢協會,成為後來著名的現實主義畫傢團體巡回展覽畫派的前身。這個事件,在俄羅斯美術史上稱為“14人暴動”。

  1918年,俄羅斯皇傢美術學院改組,建立國立自由美術傢工作室。這個時期,一度受到無產階級文化派的影響,立體主義和結構主義受到提倡,現實主義和民族傳統遭到否定。1923年,國立自由美術傢工作室再次改組,改稱高等美術-技術學校,Э.Э.埃森擔任校長,現實主義畫傢Β.Β.利舍夫、А.Т.馬特維耶夫等受聘任教,學校得到整頓。1929~1931年,該校又改名為無產階級美術學院(ИНПИИ),馬斯洛夫任院長,現實主義美術傢被解聘,教室出租,博物館的藏品被竊或者被毀,教學秩序混亂。1932年,該校改稱全俄羅斯美術學院,油畫傢И.И.佈羅茨基擔任院長,重新恢復瞭學院的優秀傳統,繼續培養出色的美術傢。衛國戰爭期間,學院疏散到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撒馬爾罕市,1944年遷回列寧格勒。1947年8月5日,根據蘇聯部長會議決定,以全俄羅斯美術學院為基礎,在莫斯科創建蘇聯美術研究院,在列寧格勒組建蘇聯美術研究院隸屬的列賓繪畫雕塑建築學院。從1953年起,Β.М.奧列什尼科夫任該院院長,1983年Б.С.烏加羅夫接任此職。50年代至60年代,該院曾接受中國派遣的進修教師、研究生、進修生和本科生30名。該院曾獲得勞動紅旗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