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劇作傢A.S.格裏鮑耶陀夫的4幕詩體喜劇。又譯《聰明誤》。在十二月黨人貴族革命思潮的影響下,劇作傢於1816年開始構思,1818年在波斯寫作,1824年在聖彼德堡完成。主要描寫青年主人公恰茨基與法穆索夫等人之間的衝突。恰茨基雖是貴族出身,卻厭惡腐朽墮落的貴族生活,因而去國外生活長達3年之久,隻因思念昔日戀人索菲婭才匆匆返國。索菲婭的父親法穆索夫是個因循守舊的政府官僚,對恰茨基的叛逆行為極不滿意,而索菲婭也早就另有新歡。在法穆索索夫府邸舉行的晚會上,上流社會紛紛前來捧場,氣氛一片快樂。可恰茨基一進門便顯得與眾不同,毫不掩飾對這種奢靡生活方式的反感,引起貴族們的一致不滿,紛紛斥之為瘋子。更為嚴重的是,不僅法穆索夫對其惡言相加,就連小姐也當眾表示與之一刀兩斷,痛苦萬分的恰茨基決定永遠離開這個罪惡的地方。該劇將愛情主題與社會政治主題有機結合在一起,生動地揭示瞭俄國農奴制度的黑暗,是俄國一部重要的現實主義劇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