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運動中投擲(田賽)項目之一。運動員雙手握鏈球把手,站在投擲圈後緣,經預擺和旋轉後,用全身力量並借助於鏈球在預擺和旋轉中獲得的離心力,以最快的出手速度和最適宜的出手角度,將鏈球從肩斜上方擲出並獲得盡可能的遠度。完整的擲鏈球技術由握持鏈球、預備姿勢和預擺、旋轉、最後用力擲出和擲出後平衡等緊密相連的動作環節組成。各組擲鏈球比賽鏈球的規格見下表。

各組擲鏈球比賽鏈球球的重量、全長和球體直徑
組別 男子 女子 中國少年

男子甲組
中國少年

男子乙組
中國少年

女子甲組
中國少年

女子乙組
重量(千克)

鏈球全長(米)
7.26

1.175~1.215
4

1.160~1.195
6

1.175~1.215
5

1.175~1.215
4

1.160~1.195
3

1.160~1.195
球體直徑(厘米) 11.0~13.0 9.05~11.0 10.5~12.5 10.0~12.0 9.50~11.0 9.0~10.5

  擲鏈球是從16世紀蘇格蘭礦工工餘擲帶木柄的大鐵錘遊戲演變而來。盡管後來這種器械已發展成由球體、鏈子、把手三部分組成,但世界上仍以鐵錘(hammer)來命名。而中國則以它的形狀和結構命名,稱為鏈球

  1873年,英國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學生第1次把“擲鏈球”列為兩校體育比賽項目。19世紀末在英國一些大學開展瞭擲鏈球的校際比賽。1900年第2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巴黎)擲鏈球被列為男子比賽項目。女子擲鏈球比賽開始得很晚,直到1999年、2000年和2002年,才分別被列為世界田徑錦標賽、奧運會(悉尼)和世界杯田徑賽的比賽項目。經歷長時期的發展,擲鏈球在器材、場地、技術和比賽規則等方面都發生瞭很大的變化。現在規定擲鏈球比賽在直徑2.135米的投擲圈內投擲,投擲圈周圍設有U形護籠,鏈球出手後必須落在34.92°角的扇形區內。擲鏈球的技術則由原地擲、直線助跑擲、沒有投擲圈限制的旋轉擲,發展到現在的在投擲圈內旋轉3圈或4圈後擲。

圖1 擲鏈球技術動作分解圖

圖2 連續旋轉斜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