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湖北省十堰市轄縣。位於省境西北部邊緣,漢江上遊北岸。面積3 509平方千米。人口45萬(2010),以漢族為主,還有回、滿、瑤、壯等少數民族。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古屬上津、鄖縣兩縣地。明成化十二年(1476)析鄖縣等地置鄖西縣,因居鄖縣和鄖山以西而得名。清順治十六年(1659)上津縣併入。縣境地處鄂西北山區,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北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和濕潤,降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較長,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4℃。平均年年降水量769.6毫米。礦產有輝銻礦、大理石、重晶石、石灰巖、金、磺鐵礦、煤等。農業以發展小麥、水稻、玉米、大豆和油菜、芝麻、花生、煙葉、黃薑、蔬菜和生豬、牛、山羊、傢禽等為主。山區產木耳、油桐、杜仲等。工業發展主要是發揮緊鄰十堰的區位優勢,依托東風汽車公司的輻射,形成瞭以汽車配件為主的機械工業。其次是利用當地豐富的黃薑等資源,發展特色的醫藥化學工業,並帶動建材、電力、食品及其他產業的發展。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有兩鄖(鄖縣至隕西)、鄖羊、鄖漫等公路。還有漢江航運,建有港口和碼頭。古跡有白龍洞古猿人遺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