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徑運動中投擲(田賽)項目之一。運動員單手握持鐵餅站在投擲圈後緣,經旋轉後充分發揮全身的力量,以最快的出手速度和最適宜的出手角度,將鐵餅從體側後方經體側向前擲出並獲得盡可能的遠度。擲鐵餅的完整技術由握法、預備姿勢與預擺、旋轉、最後用力擲出和擲出後平衡等緊密相連的動作環節組成。各組擲鐵餅比賽鐵餅的規格見下表。

擲鐵餅技術動作分解圖

  在古代奧運會的五項運動中,就有瞭擲鐵餅的比賽。公元前5世紀希臘雕刻傢米倫創作的一尊擲鐵餅者的雕塑,成為擲鐵餅運動早期發展的歷史見證。當時的鐵餅是一個圓盤狀的石片。1896年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雅典)就有瞭男子擲鐵餅比賽。1928年第9屆奧運會(阿姆斯特丹)又增加瞭女子擲鐵餅項目。早期的擲鐵餅是站在一個方石臺上投,姿勢不限。經歷瞭漫長時期的發展,擲鐵餅在器材、場地、技術、比賽規則等方面都發生瞭很大變化。現在規定擲鐵餅比賽在直徑2.50米的投擲圈內投擲,投擲圈周圍設有U形的護籠,鐵餅擲出後必須落在34.92°角的扇形區內。擲鐵餅技術則從原地擲、上步擲、側向旋轉擲發展到現在的背向旋轉擲。擲鐵餅是一個技術比較復雜的項目。整個投擲過程是身體不停地旋轉與直線向前的兩個不同性質的動作緊密結合的過程。由側向旋轉發展到背向旋轉,增加瞭鐵餅在出手前運行的距離,使運動成績有瞭較大的提高。

各組擲鐵餅比賽鐵餅的規格
組別 男子 女子 中國少年

男子甲組
中國少年

男子乙組
中國少年

女子甲組
中國少年

女子乙組
重量(千克)

球體直徑(厘米)
2

21.9~22.1
1

18.0~18.2
1.5

19.9~20.1
1

18.0~18.2
1

8.0~18.2
1

8.0~18.2

 註:鐵餅為圓形,中間厚、周圍薄,用金屬和木料或其他代用材料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