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散文傢。字子居,號簡堂。陽湖(今江蘇常州)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舉人,在京師為教習,後歷任新喻、瑞金兩縣知縣。擢南昌同知,後調吳城同知,因受人誣告,被劾去官。惲敬早年從舅氏鄭環學,精研經訓考據之學,並好齊梁駢儷之作。後受桐城派影響,改治散文,但主張和桐城派不同;與同裏張惠言、李兆洛為同道,創陽湖派。桐城派專崇唐宋諸大傢的散文,陽湖派主張兼取駢文之長。惲敬嫌桐城派文內容單薄,主張“文集之衰,當當起之以百傢”,要“通萬方之略”及統“事物之頤”(《大雲山房文稿》二集《自序》),就是要在文中兼及考據與經世之學。但考據非他所長,他的經世之學也缺少新鮮理論,因此所作文章內容駁雜,反而削弱瞭文學因素。他喜歡韓非、李斯之文,所作風格峻峭廉悍,頗有雄剛之氣,而情韻不及桐城派。《三代因革論》、《西楚都彭城論》、《辨微論》、《上曹儷笙侍郎書》、《堅白齋詩集序》、《遊翠微峰記》、《遊廬山記》、《答伊揚州書》(一、二)等可為代表。著有《大雲山房文稿》初集4卷、二集4卷,《言事》2卷、補編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