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認識和掌握戰役原則與方法而進行的訓練。目的是提高戰役指揮員及其指揮機關的戰役理論素養和組織指揮水準,增強戰役軍團的整體作戰能力。分為聯合戰役訓練軍種戰役訓練。聯合戰役訓練是戰役訓練的主要形式。軍種戰役訓練是聯合戰役訓練的基礎,包括陸軍戰役訓練、海軍戰役訓練、空軍戰役訓練和戰略導彈部隊戰役訓練。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華北某地演習

  歷史沿革 19世紀中葉至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現代戰役逐漸形成,一些國傢的軍隊開始對戰役軍團的作戰進行系統研究和訓練。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及戰後,戰役規模日益擴大,並且出現瞭空中戰役、海上戰役和合同戰役,戰役理論和實踐對戰役訓練提出瞭新的要求。許多國傢的軍隊通過高等軍事院校對戰役指揮員進行系統培訓和深造教育,組織部隊結合作戰預案進行各種戰役課題的演練和演習,以提高合成部隊戰役作戰能力。70年代以來,以信息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群廣泛應用於軍事,多維空間的聯合戰役訓練成為主要課題,戰役模擬訓練成為重要手段。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時期,主要是結合戰爭實踐,采取戰前召開作戰會議研究戰役的組織與實施、戰後總結經驗等方式進行戰役訓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開始進行系統的戰役訓練,在高等軍事指揮院校開設戰略學、戰役學和各種戰役課程。1954年舉行瞭全軍首次高級指揮員戰役集訓。此後,又組織瞭集團軍防禦戰役、抗登陸戰役、大城市防禦戰役、反空襲戰役演習,各軍區、海軍、空軍也相繼組織瞭戰役集訓和戰役演習,探討現代條件下戰役的組織指揮問題。70年代末以後,戰役訓練更加制度化、經常化。總部、軍區、各軍種組織高級指揮員及指揮機關學習戰略、戰役理論,研練瞭不同規模、不同類型戰役的組織指揮。90年代以後,進行瞭高技術條件下聯合登陸作戰為主要課題的戰役訓練,采用瞭由計算機網絡技術和指揮自動化系統構成的分佈交互式戰役訓練方法,使戰役訓練向深度和廣度發展。

  特點和方法 戰役訓練是在戰術訓練的基礎上進行的,具有與作戰方案聯系緊,註重練謀略、練指揮、練協同和練保障的特點。主要包括學習和掌握軍事戰略方針、戰役理論、預定戰區戰場環境及其對戰役的影響、軍種和兵種知識及戰役運用、戰役佈勢和行動、戰役指揮、戰役協同、各種保障和戰時戰役機關工作,以及作戰對象的軍事思想、政治經濟情況、作戰力量運用、作戰方法和行動等特點。戰役訓練的方法步驟:①理論學習。采取自修和集訓相結合的方法。②戰例研究。采取選擇典型戰例介紹、剖析,集團作業和戰場實地考察等方法。③戰法研討。采取搜集資料、調查研究、擬制綱目、撰寫論文、學術交流等方法。④戰場勘察。采取地面、海上和空中勘察的方法。⑤想定作業。采取集團作業和編組作業的方式,按照佈置作業、作業實施、觀摩交流和總結講評的步驟實施。⑥戰役演習。按照演習準備和演習實施的步驟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