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3周歲以上學齡前幼兒實施保育和教育的機構,屬學校教育的預備階段。幼稚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稚園適齡幼兒為3周歲至入小學前。幼稚園一般為三年制,又可設一年制或二年制的幼稚園。

幼稚園的孩子們在上課

  幼兒園可分為全日制、半日制、定時制、季節制和寄宿制等。上述形式可分別設置,也可以混合設置。由於幼兒身心特點不同於學齡期的兒童,因此,為瞭便於管理,幼兒園班級規模不宜過大,每班幼兒人數一般為:小班(3~4周歲)25人,中班(4~5周歲)30人,大班(5周歲至入小學前)35人,混合班30人,學前幼兒班不超過40人。寄宿制幼兒園每班幼兒人數酌減。

  幼兒園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是:①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②發展幼兒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其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有益的興趣和動手能力,發展智力。③萌發幼兒愛傢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培養誠實、勇敢、好問、友愛、愛惜公物、不怕困難、講禮貌、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行為、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④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

  幼兒園的教育可分為衛生保健和教育部分,其中衛生保健包括幼兒生理和心理衛生兩部分,幼兒園必須嚴格遵守衛生保健制度,合理制定幼兒的生活作息時間,建立健康檢查檔案,建立消毒、病兒隔離制度,做好安全保護和檢查工作。幼兒園的教育應當遵循如下原則:①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應互相滲透,有機結合。②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註重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引導幼兒個性健康發展。③面向全體幼兒,熱愛幼兒,堅持積極鼓勵、啟發誘導的正面教育。④合理地綜合組織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並滲透於幼兒一日生活的各項活動中,充分發揮各種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⑤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幼兒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與條件。⑥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在教育過程中,應當註意和小學階段的教育相互銜接。

  幼兒園的課程內容應當是全面的,具有啟蒙性的。一般可以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①健康課程主要對幼兒進行諸如生活習慣和生活自理能力、個人衛生、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戶外體育活動能力的培養、動作協調能力和靈活性的培養以及堅強、勇敢、合作的意志品質的培養等方面。②語言課程側重於培養幼兒使用適當的語言進行交往,鼓勵幼兒學會傾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兒童接觸優秀的幼兒文學作品,培養他們對文字符號的興趣,學習普通話等。③社會課程主要是引導幼兒學會交往,與別人合作;培養幼兒的同情心,並樹立初度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愛集體、愛傢鄉、愛祖國的初步意識;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④科學課程主要培養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愛護動植物,關心周圍環境,親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有初步的環保意識。⑤藝術課程主要是使幼兒能初步感受並喜愛環境、生活和藝術中的美;喜歡參加藝術活動,並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表現活動。

  中國幼兒園的管理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各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原則。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轄區內的幼兒園管理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監督、評估和指導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組織培訓幼兒園的師資,審定、考核幼兒園教師的資格,並協助衛生行政部門檢查和指導幼兒園的衛生保健工作,會同建設行政部門制定幼兒園園舍、設施的標準。

  國傢實行幼兒園登記註冊制度,城市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區、不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登記註冊。農村幼兒園的舉辦、停辦,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登記註冊,並報縣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備案。

  幼兒園園長負責幼兒園的工作。幼兒園園長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並向幼兒園的登記註冊機關備案。幼兒園的教師、醫師、保健員、保育員和其他工作人員,由幼兒園園長聘任,也可由舉辦幼兒園的單位或個人聘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