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指教養機構根據一定的培養目標和幼兒的身心特點,對入小學前的幼兒所進行的有計劃的教育。又稱學前教育

1958年宋慶齡和上海中國福利會托兒所的孩子們在一起

  關於幼幼兒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近代幼兒教育產生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牧師J.F.奧貝蘭於1771年在孚日創辦瞭世界上最早的幼兒學校。而中國近代幼兒教育機構始創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設於湖北武昌,名為“蒙養院”。1922年定名為“幼稚園”。

  幼兒教育的主要任務是使兒童身心獲得正常的發展,為入小學學習作好準備。有些國傢認為幼兒教育負有教育以及對幼兒身心缺陷進行診斷、補償和治療等任務。幼兒教育的內容,多數國傢沒有統一的教育大綱,主要由地方當局或教師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確定。許多國傢的幼兒教育強調發展幼兒的智力和體力,註意實際操作。各國幼兒教育多數是按年齡分班,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教育貫穿於幼兒的遊戲與活動之中。有些幼兒教育機構實行開放制度,即不按年齡分班,班的組成靈活機動,如分成繪畫場所、音樂場所、自然觀察場所等,由有專長的教師指導;每個幼兒學習的內容和程度不一,根據各人的意願和能力發展自己。

  各國幼兒教育機構的類型很多,有幼兒園、幼兒學校、保育學校、托兒所,還有遊戲小組(班)、遊戲場、巡回幼兒園、假期中心或休息中心、露天幼兒園、蹦蹦跳跳室等。幼兒教育機構的設立者有國傢、地方當局、群眾團體和私人等。幼兒在園時間有寄宿制、整日制、半日制等。中國以整日制幼兒園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