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原來寄生於動物體內的蠕蟲,侵入人體後在皮膚或其他組織中移行而引起的疾病。又稱蠕蚴移行癥。蟲體在人體內不能發育成熟及產卵。此病呈世界性分佈。

  類型 ①皮膚幼蟲移行癥。表現為匐行疹或皮膚包塊。病原體主要有寄生於貓或犬的鉤蟲如巴西鉤口線蟲犬鉤口線蟲及<顎口線蟲。幼蟲在患者皮膚內移行時可引起劇烈的瘙癢,局部皮膚出現紅色丘疹,不久即發展成不規則的線狀紅斑性皮膚損害,搔破後可繼發細菌性感染。診斷依據在皮損中找到蟲體或血清免疫學試驗陽性。阿苯噠唑治療有效,左旋咪唑軟膏局部塗敷也有效。②內臟幼蟲移行癥。共同病理特征是蟲體在內臟移行的部位形成嗜酸性粒細胞性肉芽腫或膿腫,臨床表現則隨蟲種及侵犯部位不同而異。侵及胃腸道時可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癥狀,侵及肝臟時出現肝臟腫大,侵及肺部時出現咳嗽、咳痰、氣喘等癥狀,胸部X射線檢查可見到遊走性浸潤性陰影或胸腔積液,侵及眼部時可有局部腫脹、眼球突出、視力障礙等現象,侵及中樞神經系統時可出現腦膜腦炎、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征象,有時也可出現發熱等全身性癥狀。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細胞數明顯增多。常見的病原體有犬弓首線蟲、貓弓首線蟲、顎口線蟲、廣州管圓線蟲、海異尖線蟲、四川並殖吸蟲、曼森氏迭宮絳蟲等。

  診斷 主要依據血清特異性免疫學試驗的陽性或組織或體液中找到蟲體。

  治療 應根據病因進行病原學治療;無法確定時,可應用廣譜驅蟲劑如阿苯噠唑、吡喹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