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漢末詩人,散文傢。字德璉。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人。大學者應劭之從子,應璩之兄。早年隨父及伯父流寓河朔。建安初,入曹操幕,與曹丕、曹植並有交誼,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平原侯(曹植)庶子、五官中郎將(曹丕)文學。後遇疫卒。應瑒在“七子”中成就稍弱。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評其文章“和而不壯”。他有集5卷,今佚。今人俞紹初輯有《應瑒集》,收中華書局版《建安七子集》中。他現存的詩以《文選》所錄的《侍五官中郎將建章臺集》一首較為有名。。清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說:“魏人‘公宴’,俱極平庸,後人應酬詩從此開出。篇中代雁為詞,音調悲切,異於眾作。”他的文以《藝文類聚》所載的《文質論》較有影響,此文為與阮瑀爭辯之作。阮瑀之文重質輕文,而應瑒則主張“二政代序,有文有質”,認為“文”、“質”各有其作用,不可偏廢,論點比較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