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景帝劉啟(前157~前141年在位)與皇後王氏合葬的陽陵內的隨葬雕塑群。位於鹹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傢灣村北原上。帝陵陵墓平面為亞字形,四面各有一條墓道。在墓道兩側均發現瞭從葬坑,共計81座,坑內主要埋藏騎兵俑、步兵俑等武士俑,以及羊、狗、豬、雞、牛、馬等動物模型。

  1990~1997年,先後對南區的14座坑進行部分試掘或整體發掘,這些坑中有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糧食的倉庫,還有牛、羊、豬、狗、雞等陶質動物及成組的的陶、鐵、銅質生活用具,全面展現瞭漢代的軍旅場景。陽陵漢俑一般高62厘米。俑體表面皆敷彩,顏面、軀幹、下肢塗橙紅色,頭發、眼眉、胡須、瞳孔赭黑。根據其制作工藝的不同,陽陵陶俑可分為著衣式和塑衣式兩大類。就其身份可分為將軍俑、步兵俑、騎兵俑等。著衣陶俑為陶軀木臂,敷彩著衣。由於年久磨蝕,著衣陶俑木臂均殘,彩衣盡蝕,顯現出赤身裸體的原初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