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戲劇、電影作傢,革命文藝運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之一。原名歐陽本義,字繼修,曾用華漢等筆名。祖籍湖南安仁,生於四川高縣一個絲茶商人傢庭,卒於北京。1920年入成都省立第一中學學習,因受十月革命和五四運動的影響,領導學潮而被開除學籍。1923年赴北京求學。1924年秋轉入上海大學社會學系。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被派到廣東黃埔軍校任教官。參加過“八一”南昌起義。回滬後加入入後期創造社,任中國左翼作傢聯盟黨團書記和“文化工作委員會”書記。在左聯時期,他主要領導“左翼劇聯”工作,並寫有理論、評論和小說作品。1932年,與夏衍、田漢等組成左翼電影小組後,開始創作電影劇本。1935年因中共江蘇省委遭破壞而被捕入獄,至1937年始獲自由。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一直擔任文藝方面的領導工作。曾會同洪深田漢等人在武漢發起話劇、戲曲界聯合大公演,倡議成立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等統一戰線組織,並任軍委會政治部第三廳主任秘書,協助郭沫若工作;在重慶,他領導組建瞭民間劇團中華劇藝社,團結進步的話劇力量連續舉辦瞭著名的重慶霧季公演,還參與組織瞭歷史劇創作、民族形式問題和建立現實主義演劇體系等討論,批評後方戲劇運動中的不良傾向。抗戰期間主要從事話劇創作。勝利後回到上海,組建瞭昆侖影業公司,又寫有電影劇本。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文聯副主席、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全國電影工作者協會主席等職,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餘,也有話劇、電影劇作問世。

  陽翰笙早期創作的小說達20餘篇(部),其中如短篇小說《十姑的悲愁》(1929)、《最後一天》(1933),中篇小說《兩個女性》(1930)、《義勇軍》(1933)等,及時反映現實,革命氣息濃烈。長篇小說《地泉》(1930)描寫大革命時期農村土地革命、城市職工運動和知識分子的生活鬥爭,激情充沛,樸實無華。但這些作品藝術提煉尚不夠,代表著初期普羅文學創作中革命羅曼蒂克的傾向。

  電影劇本是陽翰笙文藝創作的重要部分。《鐵板紅淚錄》(1933)、《中國海的怒潮》(1933)、《生之哀歌》(1934)等,是中國電影最早反映革命鬥爭、體現反帝反封建要求的作品。之後創作的《生死同心》(1936)、《塞上風雲》(1937~1939)、《日本間諜》(1939)、《萬傢燈火》(1948)和《北國江南》(1962)等,都表現出對於國傢與民族命運的深切關心。尤其是在《萬傢燈火》中,他以對市民階層生活的真實描寫和小人物內心的細膩刻畫,透視瞭時代和社會的變化,被譽為20世紀40年代末中國“新現實主義”電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陽翰笙的話劇創作有《前夜》(1937)、《李秀成之死》(1937)、《塞上風雲》(1938)、《天國春秋》(1941)、《草莽英雄》(1942)、《兩面人》(1943)和《三人行》(1960)等8部。以《天國春秋》《草莽英雄》的成就最高,前者借太平天國內訌的歷史故事,控訴國民黨反動派制造皖南事變的罪行,表現瞭反對分裂、團結抗戰的主題;後者反映辛亥革命前夕四川保路同志會的鬥爭,進一步反映農民革命的歷史局限性。這些劇作結構嚴謹,沖突激烈,語言簡練流暢,人物性格鮮明典型,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避免瞭簡單影射的弊病。演出在觀眾中反響熱烈。

《天國春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