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三國時曹魏文學傢。字休璉,汝南南頓(今河南項城西)人,應瑒之弟。博學好作文,善於書記。文帝、明帝時,曆官散騎常侍。曹芳即位,遷侍中、大將軍長史。當時大將軍曹爽擅權,舉措失當,應璩曾作《百一詩》諷勸。“百一”的意思,據原詩序為“安知百慮有一失乎”;張方賢《楚國先賢傳》則以為,由於詩有101篇而得名。前說當近是。今存《百一詩》共8首。又有《雜詩》3首,與《百一詩》風格相近。《文選》所錄一首為全篇,主旨為““下流不可處,君子慎厥初”,詩中以“有人”問的方式寫“問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廬”,又以自責語氣寫“避席跪自陳,賤子實空虛”,都是對身居高位、浮華空疏的曹爽的婉轉諷諫。劉勰評論說:“應璩《百一》,獨立不懼,辭譎義貞,亦魏之遺直也。”(《文心雕龍·明詩》)應璩的文,以書信較有名,有《與從弟君苗君胄書》等。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張溥輯其詩、文共10餘篇,與應瑒作品合為《應德璉、應休璉集》,入《漢魏六朝百三傢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