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學傢。別名榮彰。湖南湘潭人。卒於上海。1919年畢業於湖南長沙商業中學。1921年赴美留學。1923~1928年就讀於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攻讀社會學與經濟學,獲文科碩士學位。1928~1930年任教於燕京大學社會學系。1931~1936年任中央大學社會學系講師、教授。1936~1937年任廣州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37~1949年任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兼系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仍任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1952~~1973年在華東師范大學研究部和教育系擔任翻譯工作。1979年10月被聘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特約研究員。1980年任上海民革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委員。主要著作有《社會調查大綱》(1934)、《農村社會學概論》(1934)、《南京貧兒問題調查》(1934)、《中國鄉村人口之分佈》(1935)、《現代社會事業》(1944)。

  言心哲認為,如何發展農村社會,改變人民輕視農村社會的態度,是改造中國的一個最大問題。他寫《農村社會學概論》,從社會學角度結合中國農村社會的實際,探討瞭中國農村社會中的各種問題,如農村人口、農村衛生、農村社會心理、農村社會化、農村經濟、農村教育等,並試圖提出改造中國農村社會問題的種種辦法。言心哲致力於社會工作,認為社會事業(社會工作)的興辦與研究,是為增進社會福利、提高人民生活的一種重要工作。他的《現代社會事業》,在廣泛介紹世界各國社會事業概況的同時,詳盡地闡述瞭社會事業人才的訓練、社會個案工作、社會團體工作以及社區服務工作等方面的問題,是中國社會學界有關社會工作研究的奠基性著作之一。《南京貧兒問題調查》是言心哲組織學生對南京第一貧兒教養院的學生進行調查後的分析研究報告,是中國第一部關於貧兒問題研究的社會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