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性知識和性道德的教育。人的性活動是一種本能,是人類繁衍的基礎。它受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且性活動涉及他人,帶有社會性。男女之間的性關係從遠古以來的群居雜交、血緣傢庭、族外群婚,發展到一夫一妻的傢庭,這都是社會影響和約束的結果。

  簡史 德國精神病學傢R.克拉夫特–埃賓於1886年出版瞭《性精神病態》,該書被認為是現代性學的奠基基性著作。英國的H.埃利斯於1897~1928年期間出版瞭7卷《性心理學研究錄》。奧地利精神病學傢S.弗洛伊德於1905年出版《性學三論》。對於性行為的研究則是美國動物學傢A.C.金西開始的。對性反應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則是美國婦產科醫生W.H.馬斯特斯和他的妻子、心理學傢V.E.約翰遜。

  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至為重要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身體特別是生殖器官,迅速發育成熟,並出現男性或女性的特征。青春期的男女向往異性,並有性的要求。這個時期精力充沛,智力提高很快,記憶力強,是培養理想、品格、才能、組織性等的關鍵階段。但他們心理上很不成熟,缺乏社會經驗,需要幫助。在這一時期形成的習慣,影響終生。

  性教育與健康 生殖系統疾病除有一般疾病的共同性外,還有兩個特點:一是功能性障礙較常見,男性尤為突出;二是直接影響到配偶。

  就生理變化來說,青年對月經、遺精、手淫等都應有正確的認識。月經時若能保持清潔衛生,在生活工作上作適當的調整便可減少月經病的發生。遺精純屬生理現象,偶然發生手淫也不會引起什麼不良後果。部分青年卻不懂得性生活與懷孕的關系,本屬正常的懷孕竟看作是意外,引起痛苦或甚至悲劇。有的青年在熱戀之後才痛苦地明白近親不能結婚的道理,或直到生下畸形或有其他異常的孩子後才恍然大悟。

  很多患者對什麼是“性傳播疾病”完全無知,缺乏預防知識。性知識和性道德教育在性病綜合整治措施中是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