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在生活中習得的某些應付挫折的反應方式,目的在於減輕心理矛盾,消除焦慮,更好地適應環境。

  “防禦”一詞最早源於1894年S.佛洛德的《防禦性神經精神病》一書。當時他提出並描述瞭9種防禦機制。1936年他的女兒A.佛洛德在《自我與防禦機制》中發展瞭防禦機制理論。至今提出的防禦機制已有數十種之多。根據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早晚,防禦機制可分為4類:①精神病性防禦禦機制。最早出現在嬰兒期,因為嬰兒尚不能區分自我與客觀現實的界限,常以否認、歪曲“事實”來保護自己。精神病患者使用否認、歪曲、投射等方法則更為經常和突出,故稱精神病性防禦機制。②不成熟的防禦機制。出現於嬰幼兒期,成人中多見於較輕的精神病患者,也稱為幼稚的防禦機制。包括倒退、幻想、內向投射等。③神經癥性防禦機制。在少年期表現突出,並多見於成人神經癥患者,因而得名。主要有壓抑、轉移、反向、補償、合理化等。④成熟的防禦機制。出現較晚,是比較有效、比較成熟的一種適應環境的方式。包括理智化、升華、幽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