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發射時後噴物質的動量使炮身不後坐的火炮。它體積小、品質輕、結構簡單、操作方便,但發射時後噴火焰大、易暴露。主要配用破甲彈和榴彈,射擊近距離裝甲目標和火力點。按消除後坐方式分為噴管型、大衛斯型,按運動方式分為可擕式、車載式、牽引式和自行式,按炮膛結構分為線膛式和滑膛式。現代無坐力炮多為滑膛式。

<日本60式106毫米無坐力炮

  噴管型無坐力炮主要由炮身、炮架和瞄準裝置組成。炮身尾部裝有炮閂,閂體上有孔,其後有噴管。射擊時炮架不後坐,毋須裝反後坐裝置,炮架與炮身呈剛性連接。發射時,火藥燃氣推動彈丸向前運動,部分燃氣經閂孔上的噴管高速向後噴出,噴出時的動量與射彈和前噴燃氣的動量平衡,故炮身不後坐。戴維斯型無坐力炮的炮身無炮閂和噴管,發射藥置於身管中部,彈丸置於發射藥之前,與彈丸等重的配重體置於發射藥之後;發射時,彈丸向前運動,配重體向後拋出,彈丸與配重體的動量相平衡,使炮身不後坐。戴維斯型的改進型稱弩箭型無坐力炮,是在彈丸、配重體與發射藥之間各加一活塞,發射時燃氣推動活塞分別將彈丸和配重體拋出。

  1914年,美國海軍中校C.戴維斯研制出兩炮身對接發射的無坐力炮。此炮在向前射出彈丸的同時,向後射出等重的配重體,使炮身不後坐。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曾把它裝在飛機上。1936年,蘇聯制成帶噴管的無坐力炮,口徑為76.2毫米,並在蘇芬戰爭中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由於空心裝藥破甲彈的應用,無坐力炮成為有效的近距離反坦克武器。戰後,無坐力炮的性能不斷增強,並配用火箭增程彈。無坐力炮的發展趨勢是將主要發展輕型無坐力炮,增大彈徑,改進彈藥結構,以提高破甲威力;研制新型破甲彈,以對付主戰坦克的復合裝甲和反應裝甲;配裝火控計算機,以提高射擊精度和射擊速度;配裝激光測距夜視瞄準具,以提高夜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