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下遊的烏蘇裏斯克城(雙城子)及其郊區是中世紀遺存密集的地區。中國傳統稱其為雙城子,就是得名於綏芬河左岸河谷平地東西兩座古城。東城略呈矩形,面積約67.5公頃。牆為夯築,每隔70~90步設一馬面。城門處有甕城。20世紀進行考古發掘,發現房屋火炕的煙道和鐵器、鐵渣、坩堝、陶瓷碎片,以及宋真宗大中祥符(1008~1016)至徽宗崇寧(1102~1106)年間所鑄的宋錢。西城在東城西北約2千米處,平面近正方形,面積約61公頃,有城壕壕環繞。城內也常見宋錢和許多金代瓦片。很多中、俄學者認為,此地是渤海率濱府治故址。臨河大山城位於綏芬河右岸,面積約200公頃,城中有內城。20世紀曾發掘大型瓦頂建築基址及帶火炕的一般住房,出土的建築材料、陶器、鐵器均具有金代特點。城址內還采集、發掘到宋錢和金代的大定通寶。烏蘇裡斯克城東城以北有移居於綏芬河上的押懶水完顏部首領完顏忠之墓,據此可推定這裡系金代恤品路路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