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吐蕃地區、政區名。烏思指前藏,指後藏,納裏速古魯孫阿裏三部(古要、卜郎、芒域)。元世祖置烏思藏納裏速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帥府統轄之,隸於宣政院。

  1239年,分封涼州的窩闊臺合罕子闊端遣兵攻烏思藏。1244年,薩斯迦宗教首領班彌怛·功嘉監藏(簡稱>薩班)代表烏思藏各部僧俗首領赴涼州,1247年謁見瞭闊端,隨即向各部僧俗官民發佈瞭歸附蒙古的文告。蒙哥合罕和元世祖忽必烈先後派官到烏思藏清查戶口、建立驛站。烏思藏分為沙魯、搽裡八、出蜜、思答籠剌、伯木古魯、加麻瓦、札由瓦、牙裡不藏思八、迷兒軍等十三萬戶,與納裡速古魯孫元帥府並隸於宣慰使司都元帥府。宣慰使都元帥是這一地區最高軍政長官。

  元世祖封薩斯迦宗教首領八思巴(薩班之侄)為帝師。其後累朝元帝皆立一帝師,從八思巴傢族中選任(少數為其門徒)。帝師地位尊崇,其法旨與元帝詔敕並行於吐蕃地區。烏思藏各萬戶長以至宣慰使都元帥多由帝師薦舉、朝廷任命,因而地方政教大權一直掌握在薩斯迦款氏貴族手裡。至正十一年(1351),伯木古魯萬戶長、郎氏貴族賞竺監藏起兵打敗宣慰使都元帥之軍,奪取瞭三路統治權,向元廷申報。此時元廷正困於農民起義,無力幹預,隻得承認既成事實,封他為達魯花赤、大司徒。從此伯木古魯取代薩斯迦掌握瞭烏思藏政教權力。

  明初,朱元璋詔置烏思藏衛指揮使司(尋改行都指揮使司)及宣慰司、諸萬戶等,並置俄力思(阿裡)軍民元帥府,大抵都以元故官任職。其後相繼封各教派、各地首領為法王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