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女作傢。生於蘭茨貝格一商人傢庭。1949~1953年在耶拿、萊比錫學習文學。學校畢業後在《新德意志文學》編輯部和出版社工作。1962年成為職業作傢。1963~1967年當選為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候補委員。她淡泊功名,遠離思想意識形態爭論,對德國社會政治體制有批評地表示認同。她的創作成就主要在長篇小說。寫作風格受B.佈萊希特和A.西格斯影響。《分裂的天空》(1963)是民主德國在建築柏林牆之前第一部以東部居民向西部遷移為主題的長篇篇小說,發表後引起熱烈評論,不久被改編拍成電影。作傢對德國分裂這一主題進行瞭更為客觀的探討,反映德國分裂所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化,指出個人命運與社會政治的變化密不可分。第二部長篇小說《回憶克裡斯塔·T》(1968)再次引起廣泛關註。作品探討瞭在民主德國社會制度下,人的個性如何發展的問題。作者從20世紀60年代初對現實生活的歌頌,逐漸發展到對現實中矛盾與問題的正視和反映。在這部作品中實踐瞭她的藝術主張,強調敘事的主觀真實性。小說沒有連貫的情節,自傳成分占有較大的比重,表現出作者苦思冥想的傾向。沃爾夫作品背景是民主德國的日常生活。個人主觀願望和由社會促成或產生影響的意識之間的變換關系,構成其作品的基本命題。對這一關系的探討在其重要的自傳體長篇小說《童年典范》(1976)中得到充分展現。作者描述瞭她那一代人在納粹時代被灌輸的思想和行為構成,及其在當前持續產生的影響,試圖發現藏匿於自身中來自童年時期的影響。作者旨在讓人們重視1945年以前的歷史,並從整個德意志民族承擔的責任出發,認為民主德國也應自我批評地清算納粹歷史。她在80年代的最重要作品是長篇小說《卡桑德拉》(1983),作品借古喻今,以古希臘神話故事為題材,暗喻人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過程中的諸多誤區,堪稱是民主德國的“醒世恒言”。2002年出版長篇小說《歷歷在目》,寫兩德統一前夕在民主德國的親身經歷。

《分裂的天空》德文版封面

  她的敘述總是處在一種互相對立的緊張關系中,如自我傾訴而又對此保持距離,進行批評的自我和被這種批評危及的自我,在實踐中尋找著的自我和在口頭上詢問著的自我,始終處在一種歷史的和虛構的題材之間。在這種緊張對立之中,形成瞭獨特的寫作特點。除小說外,她還寫過不少評論、散文、隨筆等。評論集《讀和寫》(1972)集中闡述瞭作者的美學觀點。她反對文學創作中的公式化、雷同化,反對作品回避矛盾,反對社會主義文學不能描寫個性差別、隻能塑造類型的觀點。認為文學作品就是要表現個人認識自己、發現自我的過程。在藝術技巧上,主張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努力接近現代科學技術對現代文學的要求。作傢要表現主觀真實性,使文學創作和現實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作傢的大腦中,創造出一種與技術工藝時代相適應的敘事文學。意識流、蒙太奇、顛倒時空概念、引用文獻材料等,都是她經常采用的手法。其他作品還有《沒有一處地方》、《小說選》、《一部小說的先決條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