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曲傢A.貝爾格的三幕歌劇。腳本由作曲傢本人根據德國19世紀劇作傢G.比希納的話劇《沃伊采克》(Woyzeck)編寫而成。1914年,貝爾格就開始構思創作此劇,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因應徵入伍,直到戰爭結束後,才得以繼續創作該劇。全劇於1921年完成。1924年以管弦樂組曲的形式演出其中的3個段落。1925年12月17日在柏林國傢歌劇院首次演出。故事講述理髮師出身的士兵沃采克處於社會底層,遭到長官、軍軍醫和其他士兵的侮辱、愚弄和利用。沃采克的情婦瑪麗經不住軍樂隊長的誘惑與之私通。舞會上,沃采克看見瑪麗和軍樂隊長共舞憤怒異常。回到兵營後沃采克難以入眠,軍樂隊長前來尋釁並把他摔倒在地揚長而去。沃采克羞辱難當,在與瑪麗在池邊林蔭道散步時,拔出小刀刺死瞭瑪麗。隨後他來到酒吧喝酒跳舞,被舞伴發現手上的血跡後倉皇逃走,在進入水池尋找小刀時溺水身亡。《沃采克》中每一幕的音樂均是一個對稱結構,其中每場又是一個獨立的結構單位,以純音樂手法構思,又不脫離歌劇情境的需要。聲樂風格多樣,既有抒情旋律,也有誦唱,還有配樂說白。《沃采克》以扭曲和怪異的視角展現瞭非人性和反人道的社會體制,具有強烈的批判精神和戲劇沖擊力,因而被公認是表現主義美學思潮在歌劇中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