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爭取民族獨立運動一組織。成立於1930~1931年間。口號是:“緬甸是我們的國傢,緬文是我們的文字,緬語是我們的語言;熱愛我們的國傢,提倡我們的文字,尊重我們的語言。”每個成員均在個人名字前面冠以“德欽”(意為“主人”)二字相稱,表示自己是緬甸真正的主人。所以也稱之為德欽黨。1934年著名愛國詩人吳龍出任該會名譽主席,擴大組織,開展工作。1935年3月舉行首次全國代表大會,建立總部,制定鬥爭方針策略,,成為緬甸民族獨立運動的領導核心。1937年11月4日協會一些領導人又宣佈組成一個文化宣傳機構紅龍書社。書社初期僅200人,後發展至3 000人。它聲稱“緬甸充滿著貧困、疾病和愚昧。紅龍書社將提供消除上述三項罪惡弊端,建設一個在自由、進步、和平基礎上的新社會所需要的知識”;“向全體緬甸人民灌輸爭取獨立的思想”;“建立發展為多數人擁護的、公平合理的制度”;“主張人人享有最基本的生存權利”。創辦《紅龍新聞》、《紅龍雜志》;出版《緬甸政治史》、《社會主義》、《獨立鬥爭》、《新緬甸》、《吳龍傳》及諷刺小說《摩登和尚》等書籍;翻譯出版瞭《資本論》片斷、小說《德伯傢的苔絲》等。當時緬甸不少政界領袖人物及文化界著名人士先後都加入過我緬人協會,協會聲勢頗大。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蔓延到緬甸前夕,由於殖民當局的迫害,內部分裂,趨於瓦解,停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