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境的高漲或低落為基本癥狀的一組常見的精神障礙。又稱情感性精神障礙。情緒高漲伴有聯想加速、活動過多、話多和誇大,稱為躁狂發作躁狂癥;情緒低落伴有悲觀、缺乏樂趣、缺乏精力以致動作和思維遲鈍,稱為抑鬱發作抑鬱癥。患其他精神病或軀體疾病時發生的抑鬱或狂躁發作稱為繼發性心境障礙。一般多指原發性。首次發病多多在16~30歲。躁狂與抑鬱交替發作,稱為雙相心境障礙,簡稱躁鬱癥。躁狂或抑鬱可持續幾周、幾個月甚至幾年,但兩次發作之間的間歇期精神活動完全正常。患者雖然多次復發,但不導致精神衰退。

  病因 同遺傳有關。傢系調查發現心境障礙患者親屬中該病的患病率比一般人群高10~30倍;而且與患者血緣關系越密切,患病率越高,這提示心境障礙同遺傳有關。人格在心境障礙的病因中有一定的作用。有半數以上的患者在發病之前有精神因素,如突然的災難、失去親人、失戀或婚姻不滿意、工作問題以及人際關系緊張等,或者有軀體因素,如感染、中毒、分娩或內分泌障礙等。20世紀60年代以來,提出瞭心境障礙發病的生物胺假說,認為躁狂或抑鬱發作同中樞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的增多或減少有關。

  臨床表現 躁狂發作多急性起病。患者的情緒可以從富有感染力的歡樂到極度的狂喜以及粗野的興奮。部分患者不是表現欣快而是表現易激惹,易發怒。活動普遍增多。睡眠減少,精力充沛,很早起床開始忙碌。註意力很難保持在一件事上,做事見異思遷、有頭無尾。嚴重患者往往日夜活動不停,又唱又叫又跳。躁狂患者的聯想明顯加速,腦子裡觀念一個接一個,稱為思維奔逸。說話增多,滔滔不絕。患者自視甚高,傲慢、盛氣凌人。很多患者變得過分慷慨,隨意饋贈錢財,甚至揮霍。雖食欲亢進,但活動量大,體重往往下降。性欲常增強,因自制力降低,可有無禮行為。

  抑鬱發作多緩慢起病,情緒低落,由心情不佳,到悲傷、沮喪以至極度的憂鬱。往往晨重夜輕,晝夜節律變化。缺乏生活樂趣,感到度日如年。精力減退,容易疲勞,動作和思維遲鈍。嚴重者不語不動不食(稱為抑鬱性木僵),焦慮明顯伴有激動不安。悲觀失望,感到自己一無是處,為過去一些微小過失自責自罪,對將來感到絕望,以致周密地策劃自殺。典型抑鬱癥的失眠狀態是早醒、不再入睡。食欲、體重以及性欲降低,但也有少數患者為多睡、多吃、體重增加和性欲亢進。絕大多數患者都有各種軀體癥狀,如口幹、心慌、胸悶、胃部不適、怕冷、頭痛或其他部位的慢性疼痛。有些隱匿性抑鬱癥患者的抑鬱情緒不明顯,而主觀軀體癥狀非常突出。有些較輕的抑鬱癥患者以心煩、失眠、頭痛、疲乏、記憶差以及註意力不集中為主訴,因此常被誤診為神經衰弱。

  治療 鋰鹽(如碳酸鋰),某些抗癲癇藥卡馬西平丙戊酸鹽托吡酯)對躁狂有效。有鎮靜作用的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氟哌啶醇也可用於控制興奮躁動。三環類抗抑鬱藥(如多慮平阿米替林)、四環類抗抑鬱藥(如麥普替林),以及具有中樞去甲腎上腺素或5–羥色胺再攝取阻斷作用的新型抗抑鬱劑(如氟西丁曲唑酮)均可有效地減輕抑鬱癥狀。電休克治療對躁狂和抑鬱發作均有效,尤其對木僵、拒食、自殺和過分興奮躁動者顯效較快。

  一般預後良好。可有效控制,而且多次發作也不導致精神衰退。但也有少數患者遷延不愈或頻繁地反復發作以致無正常期。自殺是抑鬱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應嚴加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