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漢中晚期至隋代通行的圓形方孔鑄幣。多為銅質。面文“五銖”,為計重幣名。從漢武帝元狩五年(前118)罷半兩錢,準郡國鑄五銖錢始,至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廢五銖、鑄行開元錢止,前後使用700多年,是中國歷史上行用時間最長的一種錢幣。

五銖銅錢

  武帝時郡國所鑄五銖,大小輕重不均,後世稱郡國五銖元狩五銖。後京師官鑄赤仄五銖(又作赤側),當5枚郡國五銖。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廢赤仄和郡國五銖,將鑄幣權收歸中央,由上林苑三官統一鑄造,後世稱上林三官五銖(見圖)。錢徑2.5厘米左右,重約4克,平整光滑,內外郭寬勻高峻,錢型精整,錢文規范,其鑄造首次實現全國貨幣標準的真正統一,在中國貨幣經濟史上有重要意義。因美觀適用,以後長期作為鑄幣模式。西漢晚期、東漢晚期和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經濟惡化,幣制混亂,盜鑄風盛,先後出現各種輕小五銖劣錢,如剪去邊郭的剪輪錢,鑿去錢心的綖環錢等。東漢靈帝時曾鑄一種錢背有四出文(內郭四角各伸出一道凸線直抵外郭)的五銖錢,稱四出五銖,銅質較差,但精美厚重,不在劣錢之列。南北朝時出現紀地、國號、年號錢文,其中有些鑄於五銖錢上。到隋代重鑄標準五銖錢統一全國貨幣。五銖錢除銅質外還有鐵錢、鉛錢,其中東漢初據蜀的公孫述、南朝梁武帝分別所鑄鐵五銖為法定貨幣,餘為私鑄。此外還發現極少量漢代的金、銀及鎏金五銖錢,為紀念或賞賜用的非流通鑄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