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祛風除濕,化痰通絡,活血止痛作用的丸劑中成藥。治療風寒濕痹或中風後遺癥屬於風寒濕痰瘀血,留滯經絡所致的病癥。原名活絡丹,來源於《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因具有通經活絡之效,故名。

  主治病證 風寒濕痹日久,影響氣血津液運行輸佈,痰凝瘀阻,經絡不通,證見肢體疼痛、麻木拘攣、關節屈伸不利,以及中風日久,風邪久稽經絡,濕痰瘀血阻滯,證見半身不遂、手足麻木、腰腰腿沉重或腿臂間作痛,舌質淡紫、苔白,脈沉弦或澀。西醫診斷為慢性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骨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肩周炎以及中風後遺癥等病癥,中醫辨證屬風寒濕痰瘀血、留滯經絡者,均可應用此方。

  組成用法 炮川烏、炮草烏、地龍、炮天南星各180克,乳香、沒藥各66克。蜜丸制劑,每丸重3克。成人每次1丸,每日2次,用黃酒或溫開水送服;亦可作湯劑,方中各藥飲片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制川烏、制草烏須先煎30分鐘以上。因藥性溫燥,藥力較峻猛,適宜體實氣壯者,陰虛有熱者及孕婦忌用。方中川烏、草烏毒性較大,不宜過量;在服藥時不可與含有貝母、半夏、栝樓、白芨、白蘞、犀角(水牛角代)等成分的藥物合用,以免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