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綱膜翅目一個總科。體小型,長1~5毫米左右,最小的僅0.2毫米;觸角膝狀(蟻小蜂科例外);前翅翅脈退化,隻具主脈1根,末端具1分枝為痣脈,在某些科屬可進一步退化;前胸背板與中胸翅基片間被胸腹側片所分隔;第2腹節成腹柄,產卵管自腹部末端前方腹面伸出。全變態,少數為過變態。

  生活習性 從植食性到寄生性均有,完全植食性的如榕小蜂科大部分種類,植食性種類及寄生性種類兼而有之,如廣廣肩小蜂科、長尾小蜂科以及金小蜂科部分種類,其他絕大多數均為寄生性,寄生的階段從寄主卵到蛹期均有,寄主范圍也很廣泛,除昆蟲外,蜘蛛綱的某些種類也是小蜂的寄主,例如蛛形綱的卵是嚙小蜂屬的獵物之一,而蜱則是跳小蜂科HunterellusIxodiphagus兩屬的寄主。分佈極為廣泛。

  經濟意義 多數小蜂是害蟲的天敵;少數則為益蟲的敵害;還有一些以植物為食危害林木、牧草及藥材種子;榕小蜂則是傳粉昆蟲。小蜂在害蟲防治中是天敵因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蘋果綿蚜蚜小蜂多種赤眼蜂紅鈴蟲金小蜂荔蝽卵平腹小蜂等已是國內行之有效的幾種天敵小蜂,另外螟卵嚙小蜂為三化螟的有效天敵,Neanastatus為稻癭蚊的重要寄生蜂,Aphytis為某些種類盾蚧的有效天敵。

  分類 小蜂總科中常見的主要有下面各類群:

  榕小蜂科(Agaonids) 這些昆蟲很小,體長多是0.15~3.0毫米,雌雄異型。雌蜂多為黑色,具光澤,與雄蜂交尾後爬出花序口,尋找產卵的榕樹癭花而進入新的花序,並完成對榕樹的授粉作用。雄蜂無翅,多為黃褐色,終生在花序腔內。雌蜂前足脛節短,前翅的痣翅與翅緣幾乎成直角,產卵器鞘較長,為無花果屬植物的傳粉昆蟲,例如無花果小蜂(圖1)。

圖1 無花果小蜂

  廣肩小蜂科(Eurytomids) 體多為黑色無金屬光澤,體長4~5毫米,雌雄同型或異型。前胸橫寬呈矩形,與中胸約相等,胸常具粗大刻點;頭正面觀寬,觸角著生於顏面中部,中胸盾縱溝明顯且完整,雄蟲觸角鞭節具輪狀毛,腹柄細長,柄後腹短且側扁,第1、2腹節常覆蓋其餘各腹節(圖2)。植食性或寄生性,例如刺蛾廣肩小蜂天蛾廣肩小蜂都是寄生害蟲的有益寄生蜂;而刺槐種子小蜂木撩種子小蜂等則是危害種子的害蟲。

圖2 廣肩小蜂

  長尾小蜂科(Torymids) 體常綠色有金屬光澤或呈褐黃色,體長約5毫米;腿節膨大腹面具齒,但脛節不彎曲;產卵器至少與腹長的一半相等或更長(圖3)。以植物(種子或作蟲癭)為食,有的種類以蛾、蠅蛹及某些蜂類為寄主營寄生生活,如栗癭長尾小蜂螳小蜂

圖3 長尾小蜂

  大腿小蜂科(Chalcidids) 體較大,多臃腫,長5毫米左右。觸角13節,頰後緣具脊;後足腿節特別膨大,其下緣常具一排齒狀突,脛節常彎曲,收縮時適於與腿節下緣相抱合;體表常具臍狀刻點;腹柄有時明顯,柄後腹圓至錐形,產卵管不突出。大腿小蜂是膜翅目小蜂總科中比較容易鑒別的類群。大腿小蜂所有種類均為寄生性,大部分為初寄生,也有少數為次寄生。主要寄生於各種昆蟲的蛹,有時在一頭蛾蛹中可同時出來50隻小蜂。其寄主記錄有雙翅目、鞘翅目、鱗翅目、脈翅目及膜翅目,如廣大腿小蜂(圖4)。

圖4 廣大腿小蜂

  褶翅小蜂科(Leucospis) 體黃黑色,體中或大型,長3~14毫米;形態特殊,翅縱褶很像胡蜂。與大腿小蜂也有相似之處,如後足腿節膨大具齒。產卵器鞘長並向背面翻轉,沿腹背中央前伸,甚至伸達胸部背在背上方。褶翅小蜂以散居的胡蜂、蜜蜂幼蟲為寄主,在寄主巢穴營寄生生活,其成蟲則常見於傘形花科的花上。

  蟻小蜂科(Eucharidids) 體多為黑色無金屬光澤,體長約5毫米;觸角10~11節,無環狀節亦不呈膝狀,胸部顯著隆起,前胸由背面觀察不到,小盾片末端延長具齒或左右分枝,腹柄長,腹常側扁,第1腹節幾覆蓋其餘腹節。以蟻為寄主,例如烏蘇裡蟻小蜂

  巨胸小蜂科(Perilampids) 體多具金屬光澤,少數種類呈黃色;體長約2.5毫米,頭大,正面觀橫形;胸部向背面膨大,背面觀前胸清晰可見,中胸盾縱溝完整,小盾片膨起,後端延伸呈剪缺狀或具不明顯的小齒;第1、2腹節背板長,遮蓋其餘腹節,產卵器不突出,前翅具不發達的痣脈及後緣脈(圖5)。多重寄生鱗翅目的種類,其初寄主為膜翅目及雙翅目。多分佈於熱帶,古北區以巨胸小蜂屬常見,例如翠綠巨胸小蜂墨玉巨胸小蜂

圖5 巨胸小蜂

  金小蜂科(Pteromalids) 蟲體緊湊常具金屬光澤,中等大小,長約3~5毫米;觸角一般13節(少數11~12節);翅痣有不同的變化,不膨大或明顯膨大;跗節一般5節(圖6)。除極少數(如Habrocytus)植食外,絕大多數均為寄生性,對許多鱗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及雙翅目害蟲均有抑制作用,例如寄生鳳蝶蛹的鳳蝶金小蜂、寄生松毛蟲的楔緣金小蜂、寄生蠅蛹的俑小蜂及寄生蚧蟲的蚧金小蜂等都是重要的營寄生生活的屬、種。金小蜂科是膜翅目小蜂總科中最大的一個科,種類最多,目前世界記錄有588屬3 364種。到目前為止一直是由那些分不到其他科中去的小蜂組成,其分類是最人為的,所以還沒有任何一位學者能給它一個較為明確的定義。

圖6 金小蜂

  姬小蜂科(Eulophids) 體色綠色、黃色或黑綠色具(或不具)金屬光澤,體長2毫米左右;跗節4節,觸角7~9節,觸角索節不超過4節,常著生於顏面下部;前翅亞緣脈與緣前脈間有(或無)折斷痕(圖7)。以昆蟲綱若幹目、科昆蟲的卵、幼蟲、蛹為寄主,少數捕食蜘蛛卵或其他蟲卵。例如三化螟卵嚙小蜂夜蛾姬小蜂小蛾姬小蜂

圖7 姬小蜂

  跳小蜂科(Encyrtids) 體長0.4~3.5毫米左右;觸角5~11節,雌多數11節,雄多數9節;中胸盾片橫形,一般無盾縱溝,如果有也比較淺;兩個三角片的內角接觸或非常接近;中胸側板膨大,占據胸部側面的一半以上;側面觀,中足從中胸側板中部的下方伸出;尾須板前移,一般不著生於腹端部;前翅有透明的無毛帶(圖8)。跳小蜂是小蜂總科中最大的科之一,約450屬3 700種。跳小蜂的寄主廣泛,包括昆蟲綱許多目、科及蛛形綱的蜱類。大多數跳小蜂是農林害蟲的天敵,例如,刷盾短緣跳小蜂紅蠟蚧扁角跳小蜂粉蚧短角跳小蜂雙帶巨角跳小蜂等都是介殼蟲的重要天敵。以鱗翅目幼蟲為寄主的一些類群(如多胚跳小蜂Copidosoma spp.)非常有趣,它們能行多胚生殖,由一個卵可分裂產生2 000多頭個體。

圖8 跳小蜂

  旋小蜂科 (Eupelmids,又稱平腹小蜂科)體長2~4毫米左右,雌雄異型;中胸側板完整,形態與跳小蜂近似,但中胸背板的盾縱溝完整或凹陷呈淺槽狀,並具特殊的金屬光澤刻紋,中足跗節腹面兩側具成排的紫黑色刺狀突;雄蟲中胸膨起,盾縱溝及側板溝均明顯,觸角棒節長而不分節(圖9)。本科的平腹小蜂屬專寄生卵,Lecaniobius屬專以介殼蟲為寄主,旋小蜂屬則以鞘翅目及膜翅目的幼蟲、蛹,鱗翅目的繭及雙翅目的蛹為寄主。中國荔蝽卵平腹小蜂在閩、粵等省已成功地用於防治荔枝蝽。

圖9 旋小蜂

  蚜小蜂科(Aphelinids) 體多黃、褐色,少數黑色,體表無金屬光澤;體長約1毫米,微小的僅0.2毫米,多扁平;觸角少於8節,胸部三角片向前明顯突出並超過翅基連線,前翅緣脈長,亞緣脈及痣脈短,後緣脈不發達;中足脛節端距長,跗4~5節(圖10)。以介殼蟲、粉虱及蚜蟲為寄主,少數寄生直翅目種類的卵,癭蚊科等也有寄生。本科昆蟲在生物防治中很重要,如嶺南黃蚜小蜂為柑橘紅圓蚧的重要天敵,蘋果綿蚜蚜小蜂為蘋果綿蚜的有效天敵,梨圓蚧蚜小蜂為梨圓蚧的有效天敵,盾蚧長纓蚜小蜂為多種盾蚧的有效寄生蜂,粉虱麗蚜小蜂為溫室粉虱的有效天敵。

圖10 蚜小蜂

  扁股小蜂科(Elasmids) 體色多呈鐵青色間或黃色,體長2~3毫米;雌蟲體側扁;胸部三角值片前伸超過翅基連線,前翅長,呈倒楔狀,緣脈有時很長,痣脈短;後足基節明顯膨大呈盤狀,腿節適當膨大,脛節外側具黑色剛毛所組成菱狀花紋,或其前後緣各具一排剛毛組成的平行剛毛列。以介殼蟲、蠅蛹、小鱗翅目蛹為寄主,以扁股小蜂屬為常見,例如三化螟扁股小蜂松毛蟲扁股小蜂等。目前部分小蜂分類學者已經將該類群劃入姬小蜂科。

  赤眼蜂科(Trichogrammatidae) 體色由鮮明的黃色至黑色,體長僅0.2~1毫米;觸角短,棒節不分節,跗節3節,與其他小蜂不同;前翅寬大,緣毛短而密,翅面上具明顯的毛列,緣脈及痣脈呈彎弓狀,後緣脈無;腹寬,末端鈍圓,產卵器幾不突出;雄蜂往往無翅或同種異型,無翅型的觸角幾與雌同,而有翅型的索節隻1節,棒節不分節(圖11)。本類以其他昆蟲的卵為寄主,其中包括許多大害蟲,因此頗為國內外生物防治工作者所重視,已大量利用並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松毛蟲赤眼蜂稻螟赤眼蜂廣赤眼蜂

圖11 赤眼蜂

  纓小蜂科(Mymanidae) 該類小蜂與赤眼蜂相似,都寄生於寄主昆蟲的卵中。體黃、褐或黑色,瘦而勻稱,體長1毫米以下;觸角細長,棒節膨大(分節或不分節),雄蟲觸角線狀;前胸背板短,背面觀不顯著;並胸腹節長,翅窄而長,緣毛長;前翅基部有時呈柄狀,翅脈短,痣脈及後緣脈不清楚,後翅常呈細棒狀;腹具長柄,產卵器自腹末前方腹面伸出,跗4~5節,5節者隸屬於五節纓小蜂亞科或稱柄翅小蜂亞科,4節者屬四節纓小蜂亞科或稱纓小蜂亞科。寄主除其他昆蟲卵外,介殼蟲及粉虱據報道也有寄生(圖12)。已知約40屬200種,若幹種具有重要經濟意義,例如葉蟬柄翅小蜂負泥蟲纓小蜂稻虱纓小蜂等。

圖12 纓小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