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仙草科小二仙草屬一種。名出《植物名實圖考》。分佈於中國臺灣、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廣西等省區。生長在荒坡或沙地上。印度、日本,南至大洋洲也有分佈。細弱分枝小草本,高10~30釐米;莖直立或下部平臥。葉小,單葉,對生,卵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細鋸齒;具短柄。圓錐花序頂生;花兩性,輻射對稱,極小,直徑約1毫米,基部具1苞片和2小苞片;花萼4深裂,裂片三角形;花瓣4,紅色;雄蕊88;心皮4,合生,子房下位,4室,中軸胎座,花柱4,內彎,胚珠4;花期6~7月。核果極小,近球形,無毛,有8鈍棱;果期8~9月。全草入藥,可消瘀血及治療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