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清代中外地理著作彙編。全書分為三部分,即《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王錫祺輯。王錫祺(1855~1913),字壽萱,江蘇清河(今屬淮安市)人,早年從事經、史、詩、文,但尤喜地理學。從光緒三年(1877)起,他共搜集清初以來中外有關地理的各種著述一千二百餘種,編為十二帙,共數百萬字,至十七年完成並出版,是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該該書卷帙浩繁,內容充實,包括地理總論、中國各省和邊區形勢、撫綏武功、旅行紀程、山水遊記、各地風土人情、少數民族風俗,以及當時世界其他各國的山川地理形勢與各大洋情況。該書出版後,引起瞭朝野人士的重視。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書影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補編》於光緒二十年完成、出版,系經作者繼續搜集地理資料編成。全書共收地理著述五十八種,分為十二帙。

  甲午戰敗後,王錫祺又搜集當時中外的國情資料和地理方面的新論述,輯為再補編,以喚醒國人。《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再補編》於光緒二十三年完成。全書共收地理論著一百八十種,分為十二帙。

  《小方壺齋輿地叢鈔》及其補編、再補編范圍廣泛,內容詳實,保存瞭清代相當完整的珍貴的地理資料,是研究清代中外歷史地理方面很重要的一部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