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古典哲學傢F.W.J.von謝林先驗哲學的代表著作。寫成於1799年冬,發表於1800年5月。中譯本由商務印書館1977年出版,譯者梁志學石泉。在此書中,謝林把主觀東西作為在先的和絕對的出發點,推演出客觀東西,即以理智達到自然,闡明瞭作為先驗哲學組成部分的理論哲學、實踐哲學、目的論和藝術哲學等思想。全書包括1篇導論和6個章節。

  在導論中探討瞭這門哲學的概念、劃分和和官能,說明主觀東西是第一位的,美感直觀是最高官能。第1章論證自我意識的活動是一切知識的最高原理,通過自我意識的活動,使自己成為自己的對象。第2章說明自我意識的觀念活動與現實活動互為存在的前提,推論出與之相應的理論哲學與實踐哲學也互為存在的前提。第3章論述理論哲學。謝林認為,自我意識的觀念活動,是主觀與客觀的對立不斷解決又不斷產生的認識活動,經歷瞭原始直觀、創造性直觀和反思三個級次。在每個級次中,范疇都不是單純統攝感性材料的觀念形式,而是解決先後出現的對立的行動方式。但經過反思,先驗的抽象思維能力已不再能作理論解釋,而必須用駕馭客觀世界的意志超越自身。第4章論述實踐哲學。謝林認為,自我意識的現實活動,是意志對自我不斷變為客觀的東西、理想與現實的對立不斷解決又不斷產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們不管怎麼自由表演,怎麼目的明確,總是以無規律而有意識的行動達到有規律而無意識的結果。其所以如此,是因為必然性作為天意把人們的一切行動都引導到瞭唯一的共同目標上。第5章論述目的論。謝林認為,自然界無論作為整體來看,還是就其各個產物來看,都既顯現為有意識地創造出來的產物,又顯現為最高目的機械過程的產物,即自然界既是合目的的,又不能用合目的性加以解釋。因此,目的論就成瞭理論哲學和實踐哲學的聯結點。第6章論述藝術哲學。謝林認為,有意識活動與無意識活動的會合,無意識地創造著現實世界,有意識地創造著美感世界。而這種會合作為自我意識發展史中的各個階段的絕對綜合,是不能用概念來理解或言傳的,隻能用理智加以直觀。理智直觀在訴諸直接經驗時就變成瞭偶發的美感直觀,它被認為是消除一切矛盾、引導人達到絕對同一性的唯一途徑。因此,隻有藝術天才的創造活動才能打開返歸絕對同一性的至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