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曲詞與念白的字音的聲、韻、調的總稱。曲與詩詞一樣,也是一種韻文,作為韻文,其最顯著的文化特徵就在於註重字音中聲、韻、調的搭配。而對於綜合性藝術的戲曲來說,音韻對戲曲的創作與演唱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對於劇作傢來說,要根據漢字所具有的不同聲、韻、調來填詞作曲,對於演唱者來說,要按照唱詞一定的聲、韻、調來確定旋律,咬字讀音,所謂字正才能腔圓。因此,曲韻也是戲曲音律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影響曲調的旋律、節奏的因因素之一。

  曲雖是繼詩、詞之後興起,但其音韻有異。詩韻一般沿用“平水韻”,分為106個韻部,詞韻較詩韻自由,也基本沿用詩韻。而曲初興時皆是依當地的自然之音為音韻。由於中國的語音有南北之分,而最早使用南曲與北曲的南戲與北曲雜劇分別形成於南北兩地,因此,在中國古代戲曲史上,便出現瞭南北兩種不同的曲韻韻系。

  南戲最初產生並流行於東南沿海的蘇南、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因此,南曲曲韻也就明顯帶有這一地區的語音特征。一是有入聲韻。雖然在宋元以前的古籍中就有入聲字,但在宋元時期以中原音為代表的北方語音中,已無入聲,而在南方鄉音中,仍保留著入聲字。因此,以南方鄉音為基礎的南曲曲韻中也有入聲韻。二是多合韻通押現象。其中先天、寒山與桓歡相混,支思、齊微與魚模不分,真文與庚青相合,歌戈、傢麻與車遮常混淆不分。

  北曲產生並流行於北方,其曲韻是以北方語音為基礎的,而當時的北方語音已具有通行語的性質,能通行各地,廣泛使用。如周德清《中原音韻·正語作詞起例》謂當時“上自縉紳講論治道,及國語翻譯,國學教授言語;下至訟庭理民,莫非中原之音”。《木天禁語》也謂“馬禦史雲:東夷西戎,南蠻北狄,四方偏氣之語,不相通曉,互相憎惡。惟中原漢音,四方可以通行。四方之人,皆喜於習說。蓋中原天地之中,得氣之正,聲音散佈各能相入,是以詩中宜用中原之韻”。以這種“四方可以通行”的中原音作為語音基礎的北曲曲韻,也同樣具有通行語的性質。因此,北曲早期雖也無韻書可依,但北曲作傢們都能“韻共守自然之音,字能通天下之語”(周德清《中原音韻·序》)。元泰定元年(1324),周德清根據北曲的實際用韻,編成《中原音韻》,他按北方的實際語音,一是將平聲分陰陽,二是無入聲,將入聲字派入平上去三聲,三是保留閉口韻,閉口韻單列。全書分東鐘、江陽、支思、齊微、魚模、皆來、真文、寒山、桓歡、先天、蕭豪、歌戈、傢麻、車遮、庚青、尤侯、侵尋、監咸、廉纖19個韻部。這也是戲曲史上第一部曲韻韻書。

  明代嘉靖年間,魏良輔對南戲四大唱腔之一的昆山腔作瞭改造,將昆山腔原來以腔傳字的演唱方法,改為用依字聲行腔的方法來演唱。而依字聲行腔,首先必須字音正,也就是要用一種標準的語音來糾正方言土音之訛。而且,繼魏良輔對昆山腔改革後,戲曲傢梁辰魚又作《浣紗記》傳奇,將當時尚停留在清唱階段的新昆山腔搬上瞭戲曲舞臺,進一步擴大瞭新昆山腔的影響,使新昆山腔成為曲壇“正音”,流行南北各地,新昆山腔的流行,在戲曲語言上向南曲作傢與演員提出瞭全域性的要求,即作傢所作的曲文與演員所念、唱的語音必須采用天下通行之語,為各地觀眾所能聽得懂。對南曲的用韻,要加以規范,確立一個南北觀眾都能接受的曲韻體系。由於北曲所采用的中州韻,具有通行語的性質。這樣的曲韻也正符合新昆山腔對曲韻的要求。因此,新昆山腔所唱的南曲與北曲皆以中州韻為標準音韻。但在實際演唱中,唱南曲時入聲字仍從南音,唱作入聲,明洪武八年(1375)樂風韶、宋濂、王僎等人編撰的《洪武正韻》雖非曲韻專書,但因其中保留瞭南方語音中的入聲,將入聲字單列,故明清曲壇上有“北準《中原》,南尊《洪武》”之說。

  在明清時期,有許多戲曲音律傢編撰瞭戲曲韻譜,多綜合瞭南北語音的特征,合南北曲韻而成。如明范善溱的《中州全韻》,按《中原音韻》分列十九個韻部,對韻目字作瞭調整,以陰陽二字相配。除平聲分陰陽外,去聲也分陰陽。清王鵕《中州音韻輯要》,全書分列二十一個韻部,即將“齊微”分為“機微”、“歸回”兩部。將“魚模”分為“居魚”、“蘇模”兩部,又平、去分陰陽,另註明南北字音的區別。清周昂《新訂中州全韻》,全書分列二十二個韻部,較《中州音韻輯要》多“知如”韻,平、上、去三聲聲皆分陰陽。清沈乘麐的《韻學驪珠》也是綜合瞭南北曲調,全書按平、上、去、入四聲排列,其中平、上、去分列二十一個韻部,入聲單列,分列八個韻部,並註明北音。平、去、分陰陽,上聲分註陰上、陽上、陰陽通用三法。正因為《韻學驪珠》綜合瞭南北曲韻,故直到今天,還被昆曲的創作以及演唱奉為音韻的規范。而這也正說明,經魏良輔改革後的昆山腔在全國流行後,以新昆山腔作為唱腔的南曲與北曲其曲韻已逐漸趨於融合。

  另一方面,就在以新昆山腔作為唱腔的南北曲曲韻發生變異、趨於南北融合的同時,其他一些在民間流傳的地方戲曲聲腔仍保持著宋元以來“錯用鄉語”(明顧起元《客座贅語》)、“隻沿土俗”(清李調元《雨村劇話》)的特色,即仍以鄉音作為曲韻的語音基礎,故其曲韻與宋元南戲的曲韻一樣,多有合韻混押的情況。直到清代中葉以後,隨著花部諸腔戲的興起,流傳地域的擴大,有些流傳地域廣、具有全域性的地方戲曲,其曲韻便逐漸趨於相對的統一。其中皮黃和梆子系統的各劇種多采用十三轍,即中東、江陽、衣期、灰堆、姑蘇、懷來、人辰、言前、苗條、梭波、發花、乜邪、由求13部。這是根據官語地區的實際語言,把中州韻的21部加以合並而成的。而一些流傳范圍小的地方戲曲,如粵劇、潮劇、越劇、滬劇等的曲韻,則在十三轍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的語音特征,作瞭調整與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