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北部的廣大地區。屬俄羅斯。東西介於烏拉爾山脈和太平洋岸之間,北臨北冰洋,西南抵哈薩克丘陵,南與中國、蒙古和朝鮮為鄰。面積約1 300萬平方千米。

西伯利亞秋景

  西伯利亞地域遼闊,自然條件複復雜多樣。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介於烏拉爾山脈和葉尼塞河之間,地勢低平,沼澤廣佈,平均海拔120米。高原和山地約占全區面積的2/3以上。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介於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之間,平均海拔500~700米,高原面破碎。南部和東北部是山地,包括切爾斯基山上揚斯克山、貝加爾諸山、東薩彥嶺和西薩彥嶺、阿爾泰山(西北段)等。地處中高緯度,自北而南分屬寒帶、亞寒帶和溫帶。大陸性氣候顯著,自西向東逐漸增強。冬季寒冷漫長,夏季溫和短暫。年平均氣溫幾乎各地均低於0℃。1月平均氣溫南部−16℃,東北部雅庫特地區達−48℃,絕對最低氣溫達−70℃;7月平均氣溫北部5℃,南部23℃。降水地域差異明顯,北冰洋沿岸年降水量100~250毫米,針葉林地帶500~600毫米,阿爾泰山地達1 000~2 000毫米。75%~80%的降水集中於夏季。由於氣候寒冷,全區有600萬平方千米的永久凍土層,一般深達200~500米,在勒拿河中遊支流維柳伊河流域局部地區可達1 500米。河流大部分屬北冰洋水系,大河有鄂畢河額爾齊斯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年徑流總量達25 000億立方米,80%~90%的徑流量來自降雨與降雪。河流結冰期南部5個月,北部達8個月。全區水能資源約占俄羅斯的2/3。貝加爾湖為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蓄水量達23萬億立方米。在平原地區自北而南依次明顯地分佈著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帶。山地呈現垂直自然帶。自然資源豐富多樣,煤炭、石油、天然氣、銅、鎳、錫、金、鉑族、金剛石、雲母等礦藏的探明儲量均居全國首位。木材蓄積量約占全國的4/5。上述各類礦藏分佈較集中,大型礦床較多,有利於大規模開發。

  西伯利亞原為遊牧民族生息地。16世紀下半葉以後,沙俄不斷擴張,往東越過烏拉爾山向西伯利亞擴展,並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去瞭原屬中國的10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19世紀60年代,西伯利亞大鐵路西段築成通車;1891年東段動工,1916年全線通車,以俄羅斯民族為主的人口大量東移。十月革命勝利後,對東部地區的開發,加速瞭人口的增長。全區人口4 010萬(2002),其中俄羅斯人約占85%,餘為烏克蘭人、佈裡亞特人、薩哈人(雅庫特人)、圖瓦人、猶太人、涅涅茨人、埃文基人等。人口分佈,除西伯利亞大鐵路沿線平均每平方千米有10~30人以外,絕大部分地區平均每平方千米不足1人。城鎮人口約占總人口的74%。

  西伯利亞經濟長期處於比較落後的狀態。1916年西伯利亞大鐵路的全線通車促進瞭鐵路沿線煤和有色金屬礦的開采與礦冶業,以及森林采伐與木材加工等的發展。20世紀30年代建立的烏拉爾–庫茲巴斯煤炭–冶金基地,又帶動瞭區內煤炭、鋼鐵和機械工業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源開發步伐明顯加快。20世紀50年代初大規模的墾荒運動,有力地促進瞭西伯利亞南部地區農牧業的發展。60~70年代著手實施安加拉–葉尼塞河的水力資源開發計劃。60年代中至80年代大規模開發西西伯利亞大型油氣區,使西伯利亞成為全國最大的能源生產基地和重要的鋼鐵、有色金屬及化工產品等原材料基地。1974~1984年,在西伯利亞大鐵路以北修建與其相平行的貝阿鐵路,將資源開發進一步向北推進。2000年,西伯利亞占全國石油產量的67%,天然氣開采量的90%,煤炭產量的89%,鋼生產能力的40%,電解鋁生產能力的3/4,木材采伐量的60%,原油加工能力的1/4強。工業結構以重工業為主,特別是能源、原材料工業較發達,機械電子、輕紡、食品工業發展較差。農業主要分佈於南部河谷平原區,尤以西西伯利亞南部平原連片分佈。以小麥和乳–肉用畜牧業為主要部門。北部少數民族為主,仍以馴鹿飼養、狩獵及捕魚業為生。對外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公路及河運為輔。對外貿易主要依托太平洋沿岸地區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納霍德卡及東方港。

  西伯利亞主要經濟中心有:新西伯利亞鄂木斯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新庫茲涅茨克及伊爾庫茨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