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部隊在陝北地區為粉碎國民黨軍的進攻所進行的運動戰、攻堅戰戰役。

彭德懷(左二)、習仲勳(左三)在前沿陣地上

   青化砭戰役  1947年3月1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部隊主動撤出延安後,主力隱蔽集結於甘谷驛、青化砭等地待機,僅以小部兵力在延安西北地區與國民黨軍保持接觸。國民黨軍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胡宗南部占領延安後,判斷西北野戰部隊主力在延安西北地區,遂於21日以整編第1軍的5個旅由延安地區向安塞前進,另以第31旅(欠1個團)由延安東南的臨真鎮向青化砭前進,以保障其主力翼側安全。西北野戰部隊在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彭德懷、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勛的指揮下,以第1縱隊第358旅、第2縱隊第359旅、獨立第4旅及教導旅、新編第4旅等共5個旅的兵力,在青化砭地區利用有利地形佈成袋形陣地,伏擊孤軍前進的第31旅;以第1縱隊的獨立第1旅位於青化砭以南地區為預備隊。24日,胡宗南部5個旅進至安塞。次日拂曉,第31旅旅部率1個團由拐峁北進,10時許進入西北野戰部隊的伏擊圈內。西北野戰部隊采用攔頭、斷尾、兩翼夾擊的戰法,突然發起猛攻,激戰1個多小時,全殲第31旅2 900餘人,俘旅長李紀雲。這是西北野戰部隊撤出延安後的第一個勝仗,打擊瞭胡宗南集團的氣焰,鼓舞瞭陜甘寧解放區軍民的鬥志。

   羊馬河戰役  青化砭戰役後,胡宗南集中11個旅由安塞、延安等地分3路向延川、清澗前進,尋找西北野戰部隊決戰。西北野戰部隊利用有利的群眾條件和地形條件與其周旋打轉,使國民黨軍接連撲空。4月上旬,胡宗南發現西北野戰部隊主力位置後,以整編第1軍、第29軍共8個旅的兵力於12日由蟠龍、青化砭地區向西北方向進攻;並以第135旅由子長縣南下配合,企圖圍殲西北野戰部隊於蟠龍、青化砭地區。彭德懷、習仲勛即以第1縱隊2個旅鉗制胡宗南部主力,並吸引其向蟠龍前進;以4個旅在子長西南的羊馬河地區設伏,求殲孤軍南下的胡宗南部第135旅。14日10時,第135旅進入西北野戰部隊的伏擊圈內。西北野戰部隊立即發起攻擊,激戰至16時,將其4 700餘人全殲,俘代旅長麥宗禹。

   蟠龍戰役  羊馬河戰役後,國民黨政府主席蔣介石判斷中共中央機關和人民解放軍西北野戰部隊在綏德附近地區,並開始東渡黃河,遂令胡宗南部由永坪、蟠龍地區北上,並令榆林守軍南下配合,企圖南北夾擊,消滅中共中央機關及西北野戰部隊於葭縣(今佳縣)、吳堡地區。胡宗南即以整編第1軍、第29軍共9個旅的兵力北進;僅留第167旅(欠1個團)及地方團隊1個總隊守備其補給基地蟠龍。彭德懷、習仲勛以小部兵力偽裝主力誘其北上;集中第1縱隊、第2縱隊獨立第4旅及新編第4旅共4個旅的兵力攻取蟠龍;並令教導旅位於青化砭以北,第359旅位於清澗以西擔任阻援任務。5月2日23時,西北野戰部隊對蟠龍守軍發起攻擊,至4日24時,全殲守軍6 700餘人,俘旅長李昆崗,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糧食。

  青化砭、羊馬河、蟠龍三次作戰,西北野戰部隊共殲滅國民黨軍1.4萬餘人,被譽為西北“三戰三捷”。此役,穩定瞭陜北戰局,為陜北戰場人民解放軍轉入反攻奠定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