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西北電網。位於中國西北部,覆蓋西北部新疆以外的陝西、甘肅、青海、寧夏。1949年以後,此四省區的電力工業均有較大發展。“一五”期間在西安建設瞭骨幹火電廠,到1999年末,各省擁有發電設備總容量達667.45萬千瓦,其中水電129.2萬千瓦,火電538.25萬千瓦,年發電量264.12億千瓦·時,其中水電22.59億千瓦·時,火電241.53億千瓦·時。水電資源豐富是西北電網的一個特點。為開發黃河水力資源,早在20世紀50年代後後期即開始建設黃河上中遊的劉傢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門峽(河南境內)、龍羊峽水電站。在建中的黃河上遊大型水電站李傢峽水電站裝機200萬千瓦(5臺40萬千瓦)。中國第一條330 千伏劉天關超高壓輸變電工程(編號330工程),於1972年建成,逐步將陜西電網與甘肅、青海及寧夏三省(區)的電網聯系起來,成為西北電網的網架骨幹,與220 千伏、110 千伏幹線逐步聯成西北系統。到2003年底,西北電力系統的裝機容量達2 999.8萬千瓦,其中水電938.2萬千瓦;年發電量139.24億千瓦·時,水電25.9億千瓦·時,西北電網輸變電規模見表。

2000年西北電網輸變電的規模
35kV及以上 其中 330kV 220kV 110kV
輸電線路長度(km) 58 592 8 598 3 285 21 464
變電容量(萬kW) (5 377)*5 881 (1248)– (876)766 (2 237)–

 *括號內為1999年末數字。

  2001年冬籌建的一個工程啟動瞭西北電網與華中電網直流“背靠背”聯絡選站的工程,到2005年已經完工並投入運行,它的建成投產,在中國電力發展史上占據瞭一個重要位置。因為:該年把裝機容量3 560萬千瓦的西北電網與10 839萬千瓦的華中電網相聯,而後者已通過±500千伏直徑輸電與12 361萬千瓦的華東電網連接;三大區電力系統聯網,組成2.7億千瓦的強大聯合電力系統,統一調度,乃是向建成中國聯合(統一)電力系統邁出的重要一步。2005年,中國第一條青海官廳—甘肅蘭州東750千伏超高壓輸電線路建成,西北電網網架得到瞭進一步的加強。到2007年末,總裝機容量達4 865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