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歐西班牙居民的統稱。約有4 674.58萬人(2009)。主要是卡斯蒂利亞人,世居少數民族有加利西亞人、巴斯克人和加泰羅尼亞人等,此外還有吉普賽人、阿拉伯人等移民群體。多屬歐羅巴人種地中海類型,少部分屬阿爾卑斯類型。通用西班牙語。94%以上的人信仰天主教。

圖1 用傳統手工採收橄欖的西西班牙人

  西班牙人的起源十分復雜,一般認為利古裡亞人是其最早居民。在直佈羅陀海峽形成前,後被稱為伊比利亞人的居民從北非移入,並同化瞭利古裡亞人。公元前11~前8世紀,腓尼基人來到西班牙南部。前9~前8世紀,凱爾特人從北方南下,來到西班牙。伊比利亞人據南部和東部,凱爾特人據西北部,因中央高原(占西班牙國土2/3)阻隔而相互很少混血。前7~前3世紀,希臘人來到西班牙東南部。此後,又有迦太基人進入東部,現巴塞羅那城和卡塔黑納城最早即為迦太基人所建。羅馬帝國時代,西班牙被征服並被羅馬化,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名為“伊斯帕諾”。這個名稱至今仍在文化、語言和人文意義上繼續使用。公元5世紀上半葉,北方蠻族(日耳曼各部落)入侵西班牙,羅馬帝國的統治開始走向終結,西哥特王國建立,並在雷卡雷多國王統治期間(586~601)引入基督教。711年,阿拉伯人的一支摩爾人大批侵入西班牙,在滅掉西哥特王國後占領瞭除西北山區以外的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從11世紀起,以民族英雄熙德的出現為標志,開始以阿斯圖裡亞斯王國為基地,後以卡斯蒂利亞王國為核心,北方各基督徒王國走向聯合,發動瞭驅逐阿拉伯人的“光復運動”,並於1492年1月2日攻克摩爾人在伊比利亞半島的最後堡壘格拉納達,全境實現統一。

  實現王權統治下的國傢統一後,隨著哥倫佈發現美洲,西班牙又開始瞭其海外擴張的歷程。在大約50年間,先後占領瞭除巴西以外的整個拉美地區,從佛羅裡達到加利福尼亞廣大的美國南部地區,以及非洲西北部沿海地區和東南亞的菲律賓等地。西班牙人的殖民活動,給這些地區留下瞭自己的人文、語言和文化遺產。

  傳統經濟為農業,20世紀50年代開始工業化過程。采礦、紡織、造船、鋼鐵、汽車業比較發達,旅遊業占重要地位。國民受教育水平較高,中等教育已經普及。因歷史上會聚不同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羅馬風格、西哥特風格、巴羅克風格、伊斯蘭風格的古建築和中世紀的城堡遍佈全國。繪畫藝術舉世聞名,產生不少世界著名的畫傢。以《堂吉訶德》為代表的古典騎士文學獨樹一幟,現代文學創作活躍。民間音樂和舞蹈多姿多彩。西班牙人酷愛體育和戶外活動,特別是鬥牛、足球、海水浴和旅遊。

  在西班牙的歷史和現實生活中,西班牙人有時作為與巴斯克人、加泰羅尼亞人和加利西亞人等少數民族相對而言的概念使用。“西班牙”一詞,產生於12世紀,由拉丁語“伊斯帕諾”(hispano)演變而來,是西班牙中部方言卡斯蒂利亞語的發音。因此,現代西班牙語又稱卡斯蒂利亞語。在現代西班牙民族的形成過程中,興起於中央高原的卡斯蒂利亞人及其王國發揮瞭核心作用,並以自己的語言和文化逐步同化瞭其他王國和人民。除加泰羅尼亞人、巴斯克人和加利西亞人以外,其他西班牙人基本上已不存在民族差別意識和界限。但西班牙人的地方意識還是比較強的。1978年,西班牙新憲法確定實行“民族和地區自治共同體”制度,將原50個省按照歷史文化共同性(馬德裡自治共同體等少數例外)組成17個“自治共同體”。除巴斯克人、加泰羅尼亞人和加利西亞人以外,其他地區的人民對自己的歷史也記憶猶新,如阿斯圖裡亞斯人、巴倫西亞人、加那利人、安達盧西亞人等,並試圖證明自己是“民族”,甚至在各自的自治條例中如此自稱。

圖2 身著傳統服飾的西班牙鬥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