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戲曲劇種。俗稱金華戲。流行於浙江金華、麗水、臺州地區和杭州地區建德、淳安等縣市,以及江西東北部。明代末葉,這一帶就已盛行高腔和昆腔。清乾隆前後又相繼流入亂彈、徽戲以及灘簧、時調。這些劇種和聲腔長期在這一帶同班演出,相互影響,在表演藝術上漸趨接近,形成瞭統一的風格。因金華古稱婺州,1949年秋才改稱為婺劇。婺劇中的高腔源出弋陽腔,以鼓為節,有幫腔,但在發展中已加入笛子(藝人叫“橫風”)伴奏,可能是明代四四平腔、義烏腔的遺響。婺劇中的昆腔又稱“草昆”,唱功不如蘇州昆腔嚴謹文雅,表演粗獷。劇目以武戲為主,文戲多演折子戲。婺劇中的亂彈源於安徽,曲調以“三五七”、“二凡”、“蘆花調”為主。“三五七”因上句以三字五字,下句以七字組成故名,屬早期吹腔。“二凡”據說源於西秦腔,唱時以棗木梆擊節。在一出戲中往往抒情時唱“三五七”,激昂處則唱“二凡”。兩者均用笛或小嗩吶和板胡伴奏。“蘆花調”屬吹腔,與“三五七”的不同處是形成瞭較為成熟的板式變化體制。婺劇中的徽戲至今基本上保存瞭徽戲的原貌。它的曲調主要有二黃、西皮、蘆花(吹腔)和撥子。樂器以笛和嗩吶為主,所以樂隊的主要演奏者稱為正吹。婺劇的灘簧與蘇灘有淵源關系。灘簧初為說唱形式,後來吸收地方音樂,不斷豐富,搬上舞臺。婺劇的時調是各個時期時行小戲的統稱。婺劇班社按其所唱聲腔的類別,有三合班、兩合半班、亂彈班和徽班等組織形式。婺劇不僅保留瞭四平腔、義烏腔等許多古老聲腔的遺音,而且較多地保存瞭徽戲的傳統劇目和腔調。它的表演格調粗獷,動作強烈,但在細節處理和人物性格刻畫上,卻又相當工細,善於運用特技和誇張的藝術手段,多在手腕和手指上下功夫,不同於京、昆等劇種而別具一格。

婺劇《對課》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