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定的生產關係聯繫起來的人們,利用生產工具改變勞動對象,生產適合自己需要的物質資料的過程。物質資料生產又稱物質生產,是與精神資料生產或精神生產相對應的概念。

  物質資料生產的簡單要素是:①人的有目的的活動,即勞動;②勞動對象,即生產過程中被加工的材料,包括天然材料和經過勞動加工的材料;③作用於勞動對象的勞動資料,其主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工具。這3種要素的動態結合形成生產活動,同時展開為兩方面的關係::一方面是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能量變換和信息變換的物質關系,表現為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實際能力,即生產力;另一方面是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即物質資料生產關系。二者的統一構成特定的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包括生產、交換、分配、消費4個環節。

  物質資料生產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首要前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人類的其他活動都以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為基礎,並歸根到底是由它們決定的。物質資料生產活動決定整個社會生活的面貌和變化,也決定著人自身的狀況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