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以簡要文字摘編國內外報刊文章精華和資料的報紙。有“報中報”、“資料庫”之稱。中國早在19世紀末就出現過文摘性報刊,但數量不多。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文化事業的繁榮,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迫切需要以較短時間綜覽報刊精華,瞭解最新消息,掌握更多知識,眾多文摘報在全國各地相繼創辦。1980年1月1日上海解放日報社創辦《報刊文摘》後,全國已有30餘種文摘報。多數為4開1張,也有有的8開1張、8開2張或8開4張;刊期有周刊、周2刊、旬刊或半月刊等多種;發行量少則5萬份,多則達400萬份左右。

  文摘報分綜合性、專業性兩類。綜合性文摘報主要精選精編國內外報紙、刊物上登載的時政、經濟、歷史、哲學、教育、文化、藝術、科技、衛生等方面的新動向、新觀點、新問題以及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的新聞、資料。如創刊於1981年10月6日,光明日報社主辦的《文摘報》,具有“集百傢之精華,成一傢之特色”的風格,受到讀者的歡迎。其他還有:中國作傢協會主管、中國作傢出版集團主辦的《作傢文摘》,四川日報社主辦的《文摘周報》,福建日報社主辦的《每周文摘》,廣州日報社主辦的《廣州文摘報》等。專業性文摘報則圍繞某一專業摘編全國報紙、刊物中的有關資料,供與該專業有關的讀者參考。如農民日報社和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共同主辦的《農業文摘報》,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教育文摘報》,山西師范大學語文報社主辦的《語文文摘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