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兩代宮廷內藏書樓。明太祖定都南京後,在奉天門東建文淵閣。明成祖遷都北京後,又在宮中內閣之東建文淵閣。永樂十九年(1421)選取南京文淵閣書運送北京,初藏於左順門北廊,宣宗宣德時藏書有2萬餘部,近百萬卷,英宗正統間移貯文淵閣,大學士楊士奇等編有《文淵閣書目》。明末文淵閣被焚,大部分宮廷藏書遭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皇帝下詔開設四庫全書館,編纂《四庫全書》。乾隆三十九年,清政府派官員考察浙江甯寧波范氏天一閣,仿該閣規制在北京宮廷內文華殿後建文淵閣,用於專貯《四庫全書》,於乾隆四十一年建成。皇帝每年經筵講學後,在這裡賜茶給經筵講官。乾隆四十七年《四庫全書》第一份寫成後貯藏於此,被稱為“文淵閣《四庫全書》”。管理該閣的官員,除兼銜大學士外,還有領閣事、提舉、直閣事、校理、檢閱等。閣外觀兩層,其下層又分為兩層。開間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義,每層各6楹。該閣所藏《四庫全書》凡103架。此外還藏有《古今圖書集成》12架。見四庫七閣。

北京故宮文淵閣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