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亞斯裡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少數民族。曾譯吠陀人。約1 000餘人(2001)。居住在東南部低窪地帶,以巴杜拉最為集中。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維達類型。有人認為系澳大利亞種人與歐羅巴種人的混血後裔,斯裡蘭卡古代傳說和編年史中提及的雅克薩人(漢譯佛經稱“藥叉”或“夜叉”)和那伽人,分別代表原始澳大利亞人和歐羅巴種人成分。原有語言已經喪失,目前稱為“維達語”的僧伽羅語方言中隻殘留一些詞語,無文字。迷信萬物有靈,行祖先崇拜。佛教和印度教因素已滲入其原始信仰之中。

  相傳維達人的祖先早在斯裡蘭卡島尚未與南亞次大陸分離之前,就已生活在從印度中部直到斯裡蘭卡的土地上。公元前5世紀左右,來自次大陸北部的雅利安人(僧伽羅人的先民)進入斯裡蘭卡後,維達人被排擠到中部山區。16~17世紀後,葡萄牙、荷蘭和英國殖民主義者相繼入侵,推行種植園經濟,破壞大片森林,維達人的采集漁獵生活受到幹擾,生活極為困難,最後被趕到東部貧瘠地帶。歷史上,維達人與僧伽羅人的先民已有相當程度的融合,對僧伽羅人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古代僧伽羅統治者經常利用維達人打仗。12世紀曾有維達人加入僧伽羅國王的軍隊抵禦外來入侵,後來又參加抗擊荷蘭殖民者的鬥爭。維達人在歷史上還不斷與泰米爾人發生混合。目前,斯裡蘭卡政府正把他們遷移到僧伽羅人和泰米爾人居住的新灌區居住。

  維達人分若幹外婚制母系氏族,以野豬、孔雀等圖騰命名。物質文化和生活方式極為簡單。按謀生方式,可分為農村維達人森林維達人。前者定居務農,種植龍爪稷、玉米和蔬菜;同時從事采集、狩獵,飼養牛和傢禽。有的挖空南瓜,塗以蜂蠟,引蜂釀蜜。森林維達人多住山洞石穴,穿樹皮纖維,主要從事射獵,善用弓箭,同時進行采集和養蜂。能粗制陶器。不久前尚用鉆木取火,進行無言貿易。行一夫一妻制,婚後從妻居,交表親普遍。禁忌堂表親和姨表親,多有妻姊妹婚和夫兄弟婚現象存在。人死後棄置所居山洞,他人遷走。